5月13日訊,暫停購買美股的理由越來越多。我們面對的情況有全球新冠疫情以及對一些經濟體開放過快的擔憂等。聽到華爾街宣揚要謹慎行事應該
5月13日訊,暫停購買美股的理由越來越多。我們面對的情況有全球新冠疫情以及對一些經濟體開放過快的擔憂等。
聽到華爾街宣揚要謹慎行事應該不足為奇。本周伊始,高盛就預測標普500指數(shù)將在未來三個月下跌18%,而投資者對“病毒”風險不以為然。
花旗集團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托拜厄斯-萊烏科維奇(Tobias Levkovich)警告稱,我們大約在六周前就擺脫了看漲股市的觀點,原因是他堅持認為標普500指數(shù)年底將跌至2700點。
“遺憾的是,在未來幾個月,仍然存在與新冠疫情有關的問題,還有經濟復蘇面臨持續(xù)的挑戰(zhàn)”,萊烏科維奇及其團隊說道。其補充道,投資者也勢必要應對即將到來的總統(tǒng)選舉帶來的不確定性。
萊烏科維奇反駁了他們一直以來從客戶那里得到的看漲理由,比如公司削減成本應該利好利潤的觀點。他反駁到,產能利用率將受到限制,因此利潤也會受到限制。
TINA(除了股票別無選擇)被認為是股票應該繼續(xù)上漲的另一個原因,但萊烏科維奇指出,不斷增加的股息削減和科技股的“大量集中”讓他們感到不安。
此外,花旗一直聽到的說法是,外國資金一直在購買長期成長型股票(即長期持續(xù)上漲的股票),并且擁有干凈的資產負債表和自由現(xiàn)金流。萊烏科維奇指出,這與1990年代科技、媒體和電信泡沫時期的情況類似,當時的泡沫也對美元造成沖擊,一些人一直懷疑是否正在形成另一個泡沫,這令他們很謹慎。
“過去,當“外國游客們”進入標普500指數(shù)時,我們一直感到擔心,因為這通常不是他們的專業(yè)領域,當市場遭遇一輪又一輪動蕩時,這些投資者可能更像租房客,而動蕩可能是由不可預測的病毒發(fā)展態(tài)勢引起的”,他說道。
關鍵詞: 美國股票策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