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僅僅三年的時間里,以太坊網絡已經發展成為比特幣背后的第二大區塊鏈平臺,同時改變了行業并允許在其區塊鏈網絡上建立新的開發。相對年輕
在僅僅三年的時間里,以太坊網絡已經發展成為比特幣背后的第二大區塊鏈平臺,同時改變了行業并允許在其區塊鏈網絡上建立新的開發。相對年輕的加密貨幣增長迅速,一些分析師甚至預計它將在未來幾年內超過比特幣。
以太坊
以太坊是一種開源區塊鏈技術,可以促進智能合約,并允許其虛擬貨幣的快速和安全移動,稱為以太網。以太坊平臺是一個雙層系統,主要平臺由個人控制的私人賬戶和合同賬戶組成的二級平臺組成。區塊鏈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允許開發人員在網絡上構建分散的應用程序,例如流行的加密小貓應用程序。
以太坊首次通過2014年7月至8月舉行的初始硬幣發行(ICO)推出。然而,此時,以太坊區塊鏈網絡更像是一種理論,而不是一種工作產品。直到一年后,即2015年7月30日,當第一個創世紀塊被鑄造并且以太坊的快速增長開始時。
以太坊是首批為比特幣網絡提供競爭的區塊鏈網絡之一,通過過去三年證明有用的關鍵功能來定義自己。與比特幣不同,以太坊允許多種交換方式,包括加密貨幣(以太網),以太坊虛擬機(EVM)和智能合約。以太坊的塊大小也比比特幣小得多,允許更快的交易,以及更大的循環硬幣供應。兩個網絡之間的另一個關鍵區別是,以太坊允許許可和非許可交易,而比特幣只允許公共交易。
以太坊最初是一個網絡,為比特幣創造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解釋了他創建以太坊背后的理由,他說:
“我認為[那些比特幣社區]并沒有以正確的方式解決問題。我以為他們是在追求個人申請;他們試圖用一種瑞士軍刀協議明確支持每個[用例]。”
Buterin在17歲時首次參與加密貨幣,2011年創立了比特幣雜志,不久之后寫了一篇白皮書,最終成為以太坊的大綱。 Buterin設想的加密貨幣和比特幣之間的關鍵區別在于它可能不僅僅是加密貨幣。
Buterin和以太坊的其他聯合創始人于2014年推出了ICO,他們在那里銷售了Ether令牌,籌集了超過1800萬美元用于開發平臺。 Ethereum的第一個版本名為Frontier,于2015年推出,一年后迎來了巨大的成功。
雖然非常成功,但以太坊在過去三年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源于其可擴展性。像主要黑客這樣的問題,包括2016年5000萬美元的黑客攻擊,引發了社區內圍繞網絡安全的爭論。這導致了區塊鏈的分裂,導致了以太坊經典(ETC)的誕生。
從那時起,加密貨幣,即ETH和ETC都出現了巨大的增長,僅在2017年,ETH就以10,000%的增長率領先。加密貨幣的波動性可能會有所抑制其增長,因為許多投資者擔心日常波動,無論平臺技術的實用性如何。
雖然以太坊已經見證了巨大的增長,但創始團隊仍對其未來充滿信心。在Zug最近的一次活動中,創始團隊討論了擴展和未來平臺升級等問題。
關于增長問題,Buterin說,“使用公共區塊鏈的需求很高,我們需要提高穩定性以滿足需求。”
該團隊討論了備受期待的Casper升級將于2019年推出以構建以太坊2.0,然后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推進以太坊3.0,這將使量子安全系統能夠承受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無論以太幣的每日價格波動如何,無可否認,以太坊網絡的未來看起來很光明,并且它將慶祝更多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