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消息,Gemini交易所Winklevoss兄弟的比特幣ETF再次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拒絕。另據亞洲新聞網,SEC在其網站上發表的一份聲明中
據CNBC消息,Gemini交易所Winklevoss兄弟的比特幣ETF再次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拒絕。另據亞洲新聞網,SEC在其網站上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發現Gemini的創始人Winklevoss兄弟的比特幣ETF申請中有“無法解釋”的論點,即其比特幣ETF將受到足夠的保護,不受操縱。此消息發布后,比特幣在幾分鐘內下跌超過100美元,跌破8200美元。
Winklevoss兄弟在三月份就申請過BTC的ETF,被SEC拒絕了,但這次大家真正關注的是VanEck SolidX Bitcoin ETF,在SEC尋求公開評論期間,該ETF頁面獲得100多條評論,90%以上贊成甚至懇求批準該ETF,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之前陀螺財經也曾分析過比特幣ETF若成功上市,將會對金融市場造成什么影響,以下為分析的原文:《美聯儲“甩鍋”SEC,主流資金進場加密貨幣沖鋒號已吹響》。
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態度的放風,最近吹得有點猛。
俄羅斯國家杜馬計劃將于9月份通過關于加密資產和眾籌的法案,而此前俄羅斯3月份新推出的法案明確規定加密貨幣和代幣在俄羅斯聯邦境內屬于非法定貨幣。
菲律賓經濟特區將在本月末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與此同時,日本國稅廳也在推進加密貨幣收入確認申報的整頓工作,雖然市場行情依然平淡,但各國政府近期釋放出的監管寬松信號無疑為投資者注入一劑強心劑。
但更受矚目的當屬前天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舉辦的加密貨幣聽證會,美聯儲主席、前C比特幣一度跌破7300美元。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加密貨幣給投資者帶來重大風險,而且數字貨幣不是真正的貨幣,因為它們沒有內在價值。與此同時,他還巧妙地把加密貨幣監管的鍋給甩了出去,“加密貨幣應當被監管,但不是被美聯儲監管。”
有網友戲稱,鮑威爾這鍋甩得好,SEC表示很有壓力。
既然提到SEC,最近有兩件事不得不提,這被視為主流投資資金跑步入場的信號,同時也是點燃下半年行情的導火索。
第一個是ETF的申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已經向SEC提交了比特幣ETF的上市申請,8月10日就會公布結果。
第二個是Coinbase有望在與SEC的協商下完成一系列的收購案,這將使Coinbase被允許上線監管范圍內的被判定為證券的數字貨幣(token)。
有觀點認為,以現在加密貨幣市場的體量,加上監管環境的種種不確定性,還不足以吸引大資金進場,這兩個事件的象征意義要遠大于實質意義,但盡管如此,這不并阻礙8月10日,全球加密貨幣行業將迎來發展上的最重大的轉折點。
比特幣ETF再闖關,這次會否不一樣?
1、去年3月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接連拒絕了Winklevoss和SolidX公司的比特幣ETF掛牌申請,拒絕原因幾乎完全相同:缺少對于海外交易的監管和投資者的保護措施。
“委員會認為,一個上市且交易商品信托交易所交易產品(ETPs)股票的交易所,如果想要達到上市標準,除了要滿足其他使用要求外,還必須滿足兩條硬性條件:首先,交易所必須與重要市場達成監督共享協議,以交易該商品的基礎商品或衍生產品;第二,這些市場必須受到監管。”
怎么理解SEC的這段申請駁回?
目前比特幣最主要的交易市場并不在美國,而在中國、日本和歐洲,其中中國的比特幣交易量遠超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但這些交易市場現在并沒有明確和嚴格的監管條例,反而存在著非常多的欺詐和市場操縱行為。而交易所方面,也缺乏成熟的規范,交易量和價格不穩定、安全漏洞時有發生,這些都加劇了加密貨幣投資的風險。
而SEC歷來要求交易市場必須要有一套相對完善的投資者保護機制,不同于已經非常成熟的股票市場,比特幣屬于新生事物,目前美國法律上還沒有關于它的明確的定性,而它的全球性、匿名性特點反而對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說,在比特幣交易市場建立一套完善的治理機制之前,SEC不會輕易放開比特幣的交易。
7月9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再次向SEC申請比特幣ETF許可證。
時隔一年多,這一次會不一樣嗎?
我們來看一下時至今日,有哪些要素已經發生了變化。
首先是CBOE,美國最大的期權交易所,去年就已經推出了比特幣期貨,這是在CFTC的監管下進行運作,CBOE對比特幣期貨的結算過程、流動性和波動進行數據分析,這是一次了不起的嘗試,一方面是推動比特幣走上合法化監管道路的開端,同時也為ETF的推出打上了基礎。
再來看CBOE申請ETF掛牌的具體細則,里面明確寫道,“至少會有100份流通基金以滿足市場的流動性,而每一份基金對應25個比特幣”。
CBOE申請ETF掛牌的細則節選
25個BTC,如果以申請條例中的8000美元來計價,就等同于20萬美元,或100多萬的人民幣,這實質上是設置了一道投資門檻,只有擁有一定資產的高凈值人群才能參與,間接地保護了投資者。這與SEC所要求的“保護投資者及大眾的利益”非常符合,一定程度打消了SEC關于投資者保護的顧慮。
或許這種對比特幣“階梯式放開”的節奏,更符合SEC的心意。
CBOE申請的反饋意見也間接地透露了市場的態度,據彭博社,就在SEC就CBOE申請推出ETF尋求反饋后的三周內,已經有超過90人提交了意見,這是SEC 4月份就另一向比特幣ETF上市尋求意見時收到的回復數量的10倍。
Coinbase收購案,坐實交易商“正規軍”身份?
2、Coinbase的收購案,是最近數字貨幣監管放松的另一個重要信號。 Coinbase發言人16日表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金融業監管局(FINADA,ZEC和ETH、LTC四種幣。
Coinbase是美國第一家持有正規牌照的比特幣交易所,也是目前北美第一大法幣交易所,在去年8月完成1億美元的D輪融資后,估值已經達到16億美元,對于已經成為數字貨幣領域獨角獸的Coinbase,它的野心肯定不局限于此。
那更重要的是什么?
是獲得監管機構頒發的合法交易商資格,是堂堂正正的“正規軍”身份
。
SEC負責加密貨幣和ICO的官員曾明確表示,除比特幣和以太幣外,許多ICO都屬于證券,既然監管層已經如此表態,Coinbase放開上幣自然也水到渠成,收購案最后若真的能落地,Coinbase將完全去除了監管合規上的后顧之憂。
主流資金進場,只待SEC一聲令下
3、目前的加密貨幣市場,主要是由散戶推動,主流資金反而在邊緣觀望。
但Coinbase放開上幣和ETF上市,非常有可能讓現在的整個局面發生變化,主流資金將成為加密貨幣投資舞臺上的主角。
前者是增加“項目供應”,后者是放開“資金流入”。
Coinbase或許是第一個被批準交易監管許可范圍內的證券的交易平臺,但隨著證券類ICO幣種交易合法化,越來越多的交易平臺會按照監管規則上新合規幣種,這無疑為投資者提供了“源頭活水”。
而ETF上市,則為主流資金大開了“方便之門”。按照目前的情況,大額轉賬可能會被銀行檢測并凍結,影響交易,而通過ETF通道進行交易,就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投資管道和資金流通的問題解決了,主流資金進場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駐點在香港的加密貨幣市場情報平臺 CoinFi 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Timothy Tam 在接受深科技采訪時表示,許多大型基金,包含退休基金、年金等規模龐大的機構投資人,都已在關注加密貨幣市場。
而今年6月底,高盛也表示,已經在與對比特幣期貨交易感興趣的客戶合作,并正在考慮與比特幣期貨交易相關的一些其他活動,高盛的首席運營官David Solomon稱,高盛必須“發展業務,適應環境”。
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截止7月20日全球共有加密貨幣1656種,交易平臺11991個,加密貨幣總市值2848億美元,但相較于龐大的股票市場,目前的加密貨幣市場還只是像襁褓中的嬰兒一樣小。
主流資金入場,將為加密貨幣市場注入更多的流動性,從而將使加密貨幣在全球金融市場版圖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與此同時,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亦將更趨于穩定。
關鍵詞: 比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