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可謂呈指數迅速增長,對這些新技術而言,無疑是收獲頗豐的一年。在這一年里,許多風投公司把目光轉向了這一新興
2017年,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可謂呈指數迅速增長,對這些新技術而言,無疑是收獲頗豐的一年。在這一年里,許多風投公司把目光轉向了這一新興領域,也正因為如此,全球范圍內的AI初創企業在2017年內獲得的投資金額達到了120億美元。
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為去中心化的互聯網奠定了基礎。去年,投身這一領域的初創公司募集的資金總額略高于56億美元。
把人工智能和區塊鏈聯系到一起,本就無可厚非,而我們需要討論的,不是人工智能到底需不需要借助區塊鏈的幫助,因為幾乎可以肯定得是,未來5到10年內,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會成為各行各業共同努力的方向,人工智能也是如此。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則需要建立大量的協議層以及基礎設施,那么,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最有可能相互結合的領域是什么呢?
數據
每個從事AI領域的人員都知道,對于他們來講,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如何保證有足夠的數據以支持AI/ML模型的訓練。將更多的數據集放到人工智能社區手中的最佳方法就是去中心化,而只有擁有大量用戶的公司才有資格訪問大型數據集,比如谷歌、Facebook、亞馬遜、騰訊等。
不過,近期一家名為Ocean Protocol的公司正計劃建立一個分散的數據交換平臺,旨在利用世界范圍的數據訓練其人工智能系統。如果一切進行的順利,這將使數據提供者和使用者首選的方案。當然,這也取決于客戶所在的行業,以及培訓數據的具體程度,比如,提供有關公司、投資者和行業新聞的結構化數據。
換句話說,區塊鏈的技術可以打造去中心化的社區,改變科技巨頭在數據方面的壟斷地位,從而讓一些AI初創公司有機會可以訪問去更多的數據,以便更快地研發自己的人工智能產品。
算法
理解研究論文并實現在區塊鏈上的運行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數據是培訓AI/ML模型的關鍵,工作人員需要開發算法,并以分散和分布式的方式運營。某些公司,比如Singularity NET,就允許AI系統相互通訊,允許管理員貨幣化并創建數據內容。
Cortex虛擬機是Cortex的內部虛擬機,與 Ethereum類似,可以為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合約創造一個安全可靠的運行環境。而算法在運行過程中并不上鏈,這也是Cortex公司的服務特色之一。另外,該公司還負責連接算力服務提供商和算法服務提供商,使人工智能社區之間的協作變得更加容易。
算力
全球范圍內的許多AI團隊都在努力獲取可以在區塊鏈上運行的培訓數據并研究算法。利用世界上未使用的算力來運行人工智能系統和機器學習系統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最后一個部分。
像Golem這樣的公司,號稱是世界上第一家去中心化的算力提供商,目前正與Cortex公司合作,希望可以縮小人工智能項目和算力之間的差距。
展望未來
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等技術是協同的關系。IBM認為這兩個領域會誕生許多創新技術和應用,未來會有很多項目試圖以創新的方式將會這兩種技術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