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絡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爆炸的信息量也給信息安全治理帶來難題。近日,315的舉辦,讓網絡安全話題再度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絡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爆炸的信息量也給信息安全治理帶來難題。近日,315的舉辦,讓網絡安全話題再度成為焦點。那么問題來了,這一次又有哪些企業的產品成為焦點呢?
報告顯示,過去的2017年,基于微信的投訴信息,“代購”、“專柜”、“原單”等最為頻繁。
微商和朋友圈營銷都成了平臺重點監測的對象,下一步,圍繞著微信的原創品牌保護會走向何方?
2018年,除了品牌維權平臺的繼續完善,微信建立起了全面、便捷的知識產權線上侵權投訴系統,覆蓋微信公眾帳號和微信個人帳號。
天能電池爆炸危機:大V維權裹挾輿論
電瓶車電池在家里充電時突然爆炸起火,全家人從睡夢中驚醒死里逃生,但整個家卻燒沒了。想找電池公司維權,可對方卻絲毫沒有道歉的意思,還一副“誰知道你買的是不是假貨”的蠻橫姿態。
電子商務 拼多多
號稱有3億用戶的移動社交電商平臺拼多多最近陷入了用戶投訴泥潭。要知道拼多多可是依靠微信起家,而微信也對拼多多提出了警告!
中新經緯客戶端報道稱,在知乎、微博甚至和拼多多相關的新聞報道評論區,用戶投訴拼多多商品質量差、虛假宣傳、假貨、客服態度差的聲音不絕于耳。
報道中的用戶投訴稱,拼多多在廣告上涉嫌虛假宣傳。比如收到系統短信顯示“被抽中iPhone X手機0元幸運得”,實際上是拼多多的APP下載鏈接;0元網購榨汁機卻先收到一條數據線,后來收到的榨汁機和購買頁面上的圖片不符;部分入駐商家存在刷單刷好評的行為。
百度AI助力315網絡安全 全年清理451億條有害信息
面對日趨嚴重的網絡安全威脅,百度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展開多維度的賦能:利用多項AI技術,如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等搭建內容風控一體化服務解決方案,通過風險策略模型、平臺服務、服務應用,三個層次的全面防御。同時,百度對全網網址安全進行智能建模,進行7*24小時實時動態監控,對惡意網址采取風險標注、搜索降權、廣告下線等多種攔截措施,有效降低了違法違規信息的風險威脅。
百度提供的資料看,2017年百度累計處理“涉嫌竊取用戶隱私”惡意網站20.8萬個,拒絕不良廣告數21.3億條。這意味著,不法分子正借助互聯網展開了更迅猛的“攻擊”。對此,百度通過機器策略與人工干預技術的迭代升級,在上線前,機器就已攔截超過99%的有害信息。
關鍵詞: 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