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面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人員發放電子培訓券,依托的是電子社保卡線上渠道,作為勞動者免墊付便捷享受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的載體,來調動勞動者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未來,要通過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
要登錄政務網站辦事,發現忘了賬號密碼?
去服務經辦大廳辦事,到了才發現忘帶社保卡?
去醫院看個病,虧了,還是沒帶社保卡……
現在不用擔心啦!只要帶著手機,這些小健忘不是事兒,電子社保卡全部幫你解決!
根據人社部的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6月29日,電子社保卡簽發已經突破2億張!
目前,實體社保卡持卡人數已經達到13.15億人,覆蓋93.9%人口,也就是說,每7位持卡人中已有1人同時申領了電子社保卡,可以更好地用手機辦事啦!
電子社保卡是什么?
電子社保卡是社保卡線上應用的有效電子憑證,與實體社保卡一一對應,由全國社保卡平臺統一簽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統一管理。與實體社保卡一樣,電子社保卡全國統一、全國通用,具有身份憑證、信息記錄、自助查詢、就醫結算、繳費及待遇領取、金融支付等功能。
社保卡已發行20年,為群眾提供了身份憑證、就醫結算、繳費和領取待遇等各類服務,在此基礎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于2018年4月發放全國第一張標準的電子社保卡,為群眾提供手機中的社保卡服務。經過兩年的發展,電子社保卡已在全部地市開通,接入363個手機APP、小程序。
群眾可以通過這些渠道申領使用電子社保卡,掃碼亮證、移動支付、查詢社保、辦理轉移、待遇認證、查詢證書……38項全國“一網通辦”的人社服務一站直達!各地人社部門還在電子社保卡中加載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屬地服務。群眾可以自由選用實體卡或電子卡,持卡辦事、掃碼辦事、線上辦事,更方便地享受各類人社線上服務。
總而言之,實體社保卡能做什么,電子社保卡就能做什么,而且很多功能比實體社保卡更加方便快捷哦。
怎么領電子社保卡?
電子社保卡目前已在全部地市開通。 電子社保卡以實體社保卡為基礎,秉持開放的原則,目前已經開通了300多個手機端申領渠道,群眾可以通過常用的APP或者小程序,方便地獲取電子社保卡承載的有關民生服務。
目前,各個地方的人社APP已經普遍開通了電子社保卡的服務
中國政務服務平臺APP及小程序、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掌上12333 APP已經在全部地區開通了服務
支付寶、微信、云閃付、城市一賬通以及工、農、中、建等全國性的銀行已經在大部分地區開通服務
特別說明的是,電子社保卡建有嚴密的安全體系,通過實名、實人、實卡的認證可以有效的保障線上業務安全。
有了電子社保卡之后,能把實體社保卡丟掉嗎?
不能丟!實體社保卡是一切功能的基礎,需要好好保管,其與電子社保卡,就正如銀行卡與手機銀行的關系。如要申領電子社保卡,得先持有實體社保卡且處于正常狀態。
如果你的實體社保卡處于掛失、注銷等異常狀態,也無法申領或使用電子社保卡。
為了保障你的權益,社保卡丟失后請你第一時間掛失并補辦新卡,拿到新卡后重新申領電子社保卡,即可正常使用新卡啦。
拿著電子社保卡就能辦事嗎?
電子社保卡具有身份識別和支付結算功能,展示二維碼、用起“掃一掃”,忘帶實體社保卡也不怕。
你可以自由選用實體卡或電子卡,持卡辦事、掃碼辦事、線上辦事,都可以。
電子社保卡的二維碼怎么用?
打開你的電子社保卡,箭頭指示的這個按鍵就是二維碼展碼功能↓
這個二維碼有什么用呢?
電子社保卡二維碼代表著本人授權的身份驗證,依據不同場景承載了身份碼和支付碼的作用。
在經辦大廳窗口,工作人員可以掃描電子社保卡二維碼,快速判定人員身份,減少在系統中的錄入。在自助服務一體機上配置了掃碼墩,個人展示電子社保卡二維碼并在掃碼墩上掃描后,可以快速登錄自助服務一體機,進而查詢打印自己的信息。
在已經開通電子社保卡掃碼支付的醫院藥店,工作人員可以掃描電子社保卡二維碼,完成醫保個人賬戶的快速支付,或是進一步調起電子社保卡收銀臺,個人確認支付后,完成與統籌基金的組合支付。全國已經有180多個地市開通了掃碼就醫購藥服務。還有一些地市正在陸續開通掃碼繳費支付的服務。
除此以外,不少地區的公園、圖書館、博物館,也支持了掃描電子社保卡二維碼入園入館等服務,以后拿著電子社保卡出門就越來越方便啦!
電子社保卡的“掃一掃”能掃什么?
“掃一掃”有掃碼登錄、掃碼支付的功能。
1.掃碼登錄怎么用?
在支持電子社保卡掃碼登錄的政務網站上,使用“掃一掃”即可實現快速登錄,不用再重新注冊或輸入密碼登錄。目前,電子社保卡已經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等實現了掃碼登錄,不少地區還在當地人社部門網站、經辦大廳自助服務一體機以及當地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了掃碼登錄。
2. 掃碼支付怎么用?
在支持電子社保卡“主掃”模式的地區和渠道,個人掃描醫院等各類繳費單上的電子社保卡訂單二維碼,調起電子社保卡收銀臺,輸入密碼完成支付確認,即可完成支付結算。
電子社保卡移動支付能用于哪些場景?
電子社保卡移動支付有三大支付場景:
1.人社業務繳費
用戶可以實現在參保、考試、職業培訓等人社業務繳費場景中使用電子社保卡支付,實現“不見面”服務模式。
2.就醫購藥
電子社保卡的掃碼就醫購藥服務,已經在全國26個省的189個地市可以使用。
3.日常消費支付
利用社保卡銀行賬戶或是在電子社保卡中添加其他銀行卡,可以完成用戶的日常消費支付。比如掃碼乘車(吉林全省已開通)、公園購票、民生繳費(寧波等地)等場景。
想了解你所在的地區有沒有開通移動支付?打開電子社保卡中的“全國服務”—“更多”—“移動支付網點”,即可查詢。
新聞多一點
社保卡再添新功能!
38地將開展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試點
記者7月3日從人社部獲悉,近日,人社部印發通知,決定在全國11個省(區、市)的38個地市,組織開展以電子社保卡為主要載體的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試點工作,推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入實施。
△ 電子培訓券到底有什么用呢?
此次面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人員發放電子培訓券,依托的是電子社保卡線上渠道,作為勞動者免墊付便捷享受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的載體,來調動勞動者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未來,要通過個人領取與使用、培訓機構登記與驗證、人社部門管理與審核電子培訓券等全服務流程,實現對職業技能培訓的人員合理引導、實名培訓服務、精確資金監管、全局宏觀分析,逐步形成以社保卡為載體的勞動者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電子檔案。
△ 電子培訓券如何領取使用?
通知明確,利用全國社保卡服務平臺觸達用戶的能力,支持電子培訓券的快速發放和領取。提供直接使用全國社保卡服務平臺的遠程訪問、經由本地業務系統的接口訪問兩種方式,供各地選擇使用。線上支持電子培訓券的使用,線下保持各地現有培訓補貼資金審核、撥付業務流程不變,以實體社保卡、電子社保卡為載體,支持電子培訓券與線下培訓機構、線上培訓平臺的銜接。
值得關注的是,通知還明確,有條件的地區可通過數據共享比對方式,結合培訓項目目錄、培訓和評價機構目錄等信息,篩選出符合培訓條件的勞動者,通過電子社保卡主動精準推送培訓服務。這意味著,依托大數據的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將會更精準、更有針對性。
按照要求,2020年6月-10月,各地將以省為單位組織制定試點實施方案,在試點地區開展電子培訓券的發放、領取、使用、驗證、核銷等全流程試點工作,結合試點完善實施方案和系統功能,11月進行試點總結,形成全國推廣模式,依托電子培訓券逐步打造職業技能培訓新業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