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網絡給企業上課?!敝猩绞猩鷳B環境局專門會議研究后,決定利用互聯網、可視化手段,針對企業關注的15個技術問題,錄制“環保課堂”視頻,點對點推送相關企業負責人。同時,
“上門體檢”“空中課堂”“不見面審批”……廣東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相關環保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監管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為幫助企業做好復工復產后環境管理,廣東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走進企業開展“環保體檢”。
“廢水處理的菌種活性不夠,要提前培養菌種”“廢氣收集管有點松動,可能會影響收集效果”……珠海市生態環境局高欄港分局組織“企業環保體檢”工作組,細細查看企業污染防治設施、污染物排放情況、危險廢物處置等情況,現場提供環保技術服務。
“我們正為復工復產廢水處置煩惱,‘環保課堂’真是及時雨,內容很實用,不太懂的還有專家團隊在線咨詢。”品譜五金家居(中山)有限公司環保工程師李先生說。
2月20日,針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環保課堂”視頻在“中山生態環境”等微信公眾號上開講。短短3天,點擊觀看人數就達數千人次。
“我們通過網絡給企業上課。”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專門會議研究后,決定利用互聯網、可視化手段,針對企業關注的15個技術問題,錄制“環保課堂”視頻,點對點推送相關企業負責人。同時,聯合中山市環境科學學會組建一支環保技術專家服務隊,24小時為企業提供免費環保咨詢服務。
“評估單位粵風環保已上線”“建設單位創萊纖維公司已上線”……2月19日,伴隨著叮咚的提示音,一場特殊的建設項目環評專家評審會在佛山生態環境局三水分局舉行。
屏幕上,來自廣州、佛山等地的建設單位、技術單位、評估單位、專家和管理部門等人員,通過網絡會議軟件連線的方式“匯聚一堂”,對三水區創萊纖維公司項目進行專家評審。
兩小時后,主辦方將會審結果告訴業主。“沒想到沒有因為疫情而耽誤,這么快就組織評審了。”創萊纖維公司安環經理廖崔帆既高興又意外。
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項目審批,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專門制作了“不見面”評估指引,指導各地做好相關工作。采用“互聯網+政務服務”手段,實行“不見面”審批,并用現場照片、視頻錄像、視頻直播等方式代替現場勘探、集中會議進行技術評估,提高審批工作效率。
“你們廠可以豁免環評審批,現在就可投入生產。”2月8日,經過現場查看企業生產流程、治污設備等,肇慶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對肇慶市中禾箱包有限公司表示。
中禾箱包有限公司計劃利用公司現有材料,增加設備,轉產口罩。獲知情況后,肇慶市生態環境局主動聯系企業,上門“零距離”服務,當場豁免審批。公司當天就投入到口罩生產。
針對疫情防控急需的物資生產、研究試驗等建設項目,廣東生態環境系統開辟綠色通道,采取豁免審批、告知承諾制和先開工后補辦環境影響評價手續等方式,協助相關急需的戰疫物資復工復產跑出“廣東速度”。(完)作者 王堅 黃慧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