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有消息稱,貝殼找房計劃的上市地點為香港,最快于2020年完成掛牌。《國際金融報》記者據此向貝殼方面求證,對方表示,消息不實。
12月18日,有消息稱,貝殼找房計劃的上市地點為香港,最快于2020年完成掛牌。《國際金融報》記者據此向貝殼方面求證,對方表示,消息不實。且和此前回應傳聞一樣,貝殼找房重申“暫無明確上市時間表和地點。”
然而,《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悉,貝殼近期重簽了美股,因此上市的話大概率是以VIE形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
近年來,鏈家系上市的傳言從未間斷。
2016年4月15日,鏈家B輪融資由華興資本旗下的華晟資本領投,高瓴資本、新希望、騰訊、百度(126.69, 2.85, 2.30%)作為戰略方參與,共注資60億元。有媒體報道稱,B輪融資時,鏈家已經同投資人簽訂“對賭”協議:若公司(鏈家)未能在B輪交割日后5周年內完成IPO,投資人有權在該情形發生后的任何時間要求回購。回購價格為基本投資價格+每年8%(單利)的回報。
因此,上市是鏈家前行的唯一選擇。
隨著對賭協議的臨近,鏈家系的上市主體也悄然發生了改變。
2018年4月,由鏈家網升級而來的“貝殼找房”全新上線,定位于技術驅動的“新居住”服務平臺,涵蓋二手房、新房、租房、裝修和社區服務等眾多類目。
今年3月,貝殼獲騰訊領投8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百億美元,并正式入駐騰訊九宮格。當月,包括萬科A間接全資持股的珠海市萬科祥裕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天津融創茂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希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華興資本旗下深圳華晟領翔股權投資合伙企業、騰訊數碼(深圳)有限公司、高瓴資本旗下珠海高瓴資本德遠資產管理中信、百度時代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等22家投資人撤出投資,這一集體“出走”直接導致鏈家公司注冊資本由2054.02萬元變更至1355.82萬元,減少33.99%。企業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合資)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貝殼找房對此回應稱,“本次減資目的在于企業發展所需,原投資方在鏈家的股份將通過協議鏡像平移到貝殼找房。”
然而,外界認為,這無疑進一步印證了貝殼找房上市的猜想。之前有消息稱,貝殼找房或先于鏈家上市,鏈家將會成為其二級子公司。
畢竟,相較而言,重資產的鏈家受行業影響過大,上市或存在難度,而打上互聯網標簽的貝殼找房或更有想象空間。此外,鏈家董事長左暉現持有貝殼94.38%的股份,待海外上市成功后,原有股東再漸次入股,可免去上述VIE模式海外上市時可能面臨的復雜步驟。
5月29日,鏈家地產子公司北京鏈家置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香港喜刻有限公司為股東,持股比例5%。此舉也被外界解讀為“貝殼找房為上市鋪路”。赴港上市也成為近期外界猜測的重點。
然而,根據貝殼簽了美股來看,其更有可能以VIE的形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