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微信錢包入口低調上線了銀行儲蓄功能(僅部分用戶可見)。目前,銀行儲蓄功能中已經上線工行定存產品。值得
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微信錢包入口低調上線了“銀行儲蓄”功能(僅部分用戶可見)。目前,“銀行儲蓄”功能中已經上線工行定存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針對“銀行儲蓄”提供的銀行存款產品與工行官網上的產品略有不同。對于微信新上線的“銀行儲蓄”功能,記者采訪了騰訊,不過,對于該功能,騰訊暫不回應。
次日起息,隨存隨取
記者發現,微信錢包入口低調上線了“銀行儲蓄”功能(僅部分用戶可見),點擊銀行儲蓄可跳轉至工行定存產品。
根據微信官方介紹,銀行儲蓄是由銀行在微信提供的存款類產品。用戶可在微信開通銀行存款賬戶,將資金直接存入該賬戶,由銀行存管、派發利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微信上線的“銀行儲蓄”功能中目前已經上線工行定存產品,且工行針對“銀行儲蓄”提供的銀行存款產品與工行官網上的產品略有不同。
工行官網顯示,工行提供的定期存款產品起存金額為50元。定存期限越長,產品利率越高。此外,官網上的定存產品為整存整取,是一種約定存款期限,到期一次性支取本息的儲蓄存款。而記者注意到,“銀行儲蓄”提供的工行定存產品利率較官網上的起存金額更高,定存利率更高,次日起息,具有隨存隨取等特點。
將騰訊客服提供的工行定存利率與工行官網定存利率對比,在利率上,“銀行儲蓄”工行定存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期均比工行官網定存高。不過,“銀行儲蓄”工行定存的最高期限為3年,而工行官網的定存最高期限為5年。
記者注意到,相比官網工行定存起存金額,“銀行儲蓄”工行定存起存更高,需100元起存。目前單筆存款最高不超過5萬元,具體單筆額度以所選支付銀行的快捷支付限額為準。
與商業銀行跨界合作
事實上,不少銀行都有與互聯網巨頭合作。此前,支付寶、京東等和銀行早有合作。例如,在支付寶平臺上,江蘇銀行發布預期最高年化利率為3.70%的結構性存款2019年第12期3個月C款、廊坊銀行發布的多款“利得利”儲蓄存款產品。京東金融平臺上,多家民營銀行推出各類儲蓄存款產品。
實際上,微信與銀行一直也有合作。目前,騰訊理財通中就有上海銀行的兩款結構性存款。微信新上線的“銀行儲蓄”功能中已經對接工行。
“商業銀行通過手機線上引流,是商業銀行拓展金融服務渠道的一種方式。工行與微信的合作,是兩個領域重量級的合作。”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資金營運中心主任張銘富告訴記者。
長沙銀行資管副總經理向實稱,應該能夠起到引流的作用,但相對于工行的體量來講,可能還談不上改變攬儲方式,存款除了零售渠道之外,還有對公等方式;如果規模上去了,對工行存款結構能起到一定的優化作用。
從實際來看,“銀行儲蓄”工行定存從年化利率來看均高于同期限工行官網的定存年化利率,工行針對“銀行儲蓄”的定存產品是否會增加工行負債端的成本呢?業內人士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影響有限。
張銘富表示,靠檔計息和隨存隨取更有利于儲戶靈活存取資金,更有利于增加沉淀資金,預計短期內線上存款占比不高,對整體負債成本影響有限。
實際上,網點有限的民營銀行與互聯網巨頭合作,以此來引流的方式攬儲存在已久。但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由于這種攬儲模式往往都存在于民營銀行和部分中小銀行,且銀行通過互聯網攬儲的方式,受眾群體往往是關注互聯網平臺理財的年輕人,所以這種攬儲方式影響有限。而此次號稱“宇宙行”的工行與騰訊的合作,似乎也是發出了一個信號,即傳統銀行開始關注到互聯網平臺理財和存款的年輕受眾。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認同。
工行的這一跨界合作是否會預示著未來這一攬儲方式會在傳統銀行中流行呢?“通過線上發行定存產品應該能起到一些拓展渠道的作用,中小銀行應該有動力去推進;但是短期內來看,頭部的平臺可能能夠合作的銀行數量有限,存款產品線上化應該是個趨勢,但可能也是個長期的過程。”向實表示。
張銘富稱,商業銀行與流量公司合作會成為趨勢,雙方各有所需。一方面,銀行拓寬了融資渠道,增加了存款來源;另一方面,流量公司也豐富了其線上產品,增加客戶好感,提高客戶黏性,促進流量變現。(記者 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