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劇《Lie to Me》中,微表情專家可以通過人的細微動作來判定對方是否說謊,面部表情、手勢動作、聲音語氣,這些細節都會暴露人的真實情
在美劇《Lie to Me》中,微表情專家可以通過人的細微動作來判定對方是否說謊,面部表情、手勢動作、聲音語氣,這些細節都會暴露人的真實情緒。這些判定工作如果交給 AI 來做會怎樣?亞馬遜正在做類似的研究。
能讀懂人類情緒的可穿戴設備
根據外媒彭博社的報道,亞馬遜正在開發一種能夠識別人類情緒的可穿戴設備。它的定位是健康輔助設備,可以像智能手表一樣戴在手腕,設備上配備了麥克風,需要配合手機 App 來工作。根據亞馬遜的內部文件,這款設備可以識別佩戴者的聲音并判斷情緒狀態,然后告訴佩戴者如何與他人進行更有效的交流。
該設備由亞馬遜的 Lab126 團隊和 Alexa 團隊合作研發,前者是 Kindle、Echo 等產品的硬件開發團隊,而后者專門研究智能語音技術。在此之前亞馬遜曾申請過一項專利,‘基于語音的用戶生理和情感特征的判定’,通過對聲音的分析判定用戶的情緒狀態,如快樂、憤怒、沮喪等。
這套系統還可以判斷用戶的身體狀況。用戶詢問‘今天天氣怎么樣’時,Alexa 會先給出答案,然后提示‘順便說一下,我聽到你喉嚨不太舒服,需要訂購一些藥物嗎?’得到確定答復后,Alexa 會進一步給出藥物的價格和售賣信息。
這項技術讓智能助手可以幫用戶主動找出一些問題,而不是簡單地聽取命令。有沒有想起《超能陸戰隊》里的大白?這樣的機器人才稱得上是‘人類的好朋友’。
你的聲音暴露了無數秘密
聲音中其實包含了很多信息。CompanionMx 是一家數字醫療公司,他們可以通過患者的語音來預測情緒狀態以及精神類疾病,比如抑郁癥、焦慮癥,都會展現在細微的語氣變化中。Voicesense 做得更徹底,他們的模型可以給金融行業使用,判斷客戶違約的概率,給 HR 使用,判斷應聘者的經歷是否真實。
在 AI 技術的幫助下,通過聲音判定情緒變得更加容易。這些信息在后臺形成了完整的用戶畫像,而用戶本人對此是沒有絲毫感覺的。商業公司可以利用這項技術判定用戶的購買意愿,對商品的喜愛程度,進而精準營銷。所以,在感嘆這項技術強大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隱私問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此之前,亞馬遜 Alexa 就暴露過偷偷錄音的問題。如果上文所說的設備信息屬實,就意味著我們隨身攜帶了一個可以‘讀心’的智能助手。首先它必須通過人類的聲音來識別情緒,其次作為健康設備,它必須隨時保持開啟狀態,不然對人類的保護就毫無意義。這會讓生活更加便捷,還是會帶來無盡的隱私擔憂?我們還無法得知。
監聽者 or 人類的好朋友?
智能助手和可穿戴設備的結合已經被證明是未來趨勢,亞馬遜也在開發內置 Alexa 的智能耳機。它比放在家里的智能音箱更進一步,可以更長時間地陪在用戶身邊。但‘讀懂人類情緒’這件事需要智能助手更主動一些,從這個角度來看,智能耳機還是和智能音箱一樣,需要用戶來喚醒。
而佩戴在手腕上的設備不同,它可以無感地存在于用戶身旁,比耳機的使用時間更長。亞馬遜將它定義為健康設備,應該也是為了讓用戶易于接受,它除了隨時監測你的聲音、情緒,還可能會像 Apple Watch 那樣,監測心率、運動等信息。這顯然比一個可以隨時聽你說話的耳機更讓人安心。
亞馬遜的內部文件僅僅是證明他們在研究這項技術,就像一些永遠都用不到的專利一樣,是否要推出商用,還是一個未知數。也許該設備會先以 to B 的形式推出,比如給精神類疾病的患者使用。在可預知的未來,語音技術還會是我們與智能助手交流的主要工具,而與此相關的隱私問題也會一直伴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