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進口汽車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但又宣布將對來自歐盟、日本和其他國家的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征收關稅
5月17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進口汽車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但又宣布將對來自歐盟、日本和其他國家的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征收關稅的時間推遲180天,以尋求談判。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緊跟著又發出一份聲明: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對取消加征鋼鋁關稅一事達成一致。
此舉避免了在特朗普與美國一些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稅戰中開辟另一條戰線。美國商務部今年2月向總統提交了一份有關汽車和零部件進口調查的結論。
特朗普在華盛頓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同意商務部的結論,即進口汽車和某些汽車零部件損害國家安全。他還設定了減少汽車進口的目標,認為國內品牌銷量的下降削弱了美國汽車制造商投資研發的能力。聲明稱:“必須通過減少進口來改善國內競爭環境。”
自上任以來,特朗普一直指責歐盟、中國和加拿大等主要貿易伙伴的不公平做法傷害了美國工人和企業。去年3月,以進口鋼鋁產品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為由,美國開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實施最嚴厲的關稅,分別征收25%和10%的關稅。此后,雖然美國幾次延長貿易伙伴的鋼鋁關稅豁免期限,但關稅最終還是來了。
就美媒也吐槽,近一年來的國際談判中,高舉“國家安全”和“貿易公平”兩面大旗,拿鋼鐵和鋁關稅、汽車關稅來威脅對手是特朗普最喜歡的方式。而特朗普的“關稅大炮”,對準的就是多年來交好的盟友。
加拿大
作為的美國北面的好兄弟,去年5月底,加拿大卻被美國以安全為由對鋼鐵和鋁征收關稅。當時加拿大外交部長克里斯蒂亞弗里蘭德稱“加拿大在戰后時代采取的最強貿易行動”。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加拿大“被視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是“不可思議的”。他說,這些關稅是對加拿大和美國之間長期關系的“侮辱”(affront),尤其是對“數千名在阿富汗與美國戰友并肩作戰、陣亡的加拿大士兵的侮辱”。
向來不怕威脅的美國自然不當一回事,在繼一如既往地用鋼鋁關稅威脅盟友的時候,今年3月份醞釀了新招,想要加拿大、墨西哥同意其永久限制墨、加每年出口美國的鋼鋁數量。也就是改為限額制度,每年允許一定數量的加拿大金屬進入美國。這也是為了盡快讓美墨加去年簽署的協議獲得批準的小小妥協。
加拿大當然不肯答應了,其國內反對聲一片,鋼鐵工人聯合會領袖們發表聲明,呼吁加政府在“關稅和限額被取消之前”,不要批準新的貿易協定。
而特朗普則聲稱關稅振興了美國鋼鋁工業,并表示在此措施下,美國的鋼鐵廠“轟然起死回生”。
墨西哥
對于自家南邊的鄰居——墨西哥,特朗普也是多次威脅要終止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該協定支撐了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1.2萬億美元的三邊貿易。
但今年4月,特朗普威脅道,如果墨西哥不幫助阻止非法移民涌入美國,他將推翻美墨加之間懸而未決的協議,即對墨西哥生產的汽車征收25%的關稅。
非法移民問題是特朗普一直堅決打擊的,甚至不惜挪用軍費來造邊境墻,他在推特上曾嚴厲地表示,“然而,如果墨西哥出于任何原因停止逮捕并將這些非法移民送回他們的來源地,美國將被迫對所有在墨西哥生產并經邊境運往美國的汽車征收25%的關稅。如果這行不通,我將關閉邊境。”
他補充道,“這將取代USMCA!” 這一聲明可能會破壞該貿易協定的批準,該協定旨在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特朗普稱原來的協議是他所見過的最糟糕的協議之一,并將USCMA吹捧為在他領導下的政府的光輝成就。只要汽車的大部分零部件是在這三個國家制造的,而且工人的時薪不低于16美元,那么在北美生產的汽車就不會被征收關稅。
墨西哥是美國主要的鋁制品進口國,也是美國鋼鐵的第二大進口國。
韓國
韓國一直是美國的堅定盟友,也因貿易協議不合特朗普心意,遭到“言語敲打”。去年3月,特朗普在密蘇里州的一次籌款演講中告訴捐助者,韓國已經是富得流油了,但美國政治家卻從未與之談過更好的交易。
“我們與韓國有很大的貿易赤字,而我們還保護他們。”特朗普說。 “我們不僅在貿易上輸了錢,還在軍隊上付出了大把的錢。”他還表示,“我們的盟友只關心自己,卻絲毫不關心我們。”
美韓于2007年簽署了“美國—韓國自由貿易協定”(KORUS FTA),此后兩國之間貿易增長。但根據2016年的數據,美國與韓國的貿易赤字為170億美元。
去年美國與韓國重新談判貿易協定,其中包括一項十分苛刻的條款,美國汽車制造商在亞洲國家銷售的汽車數量增加一倍,不受當地安全標準的限制。
近期特朗普向歐盟和中國高舉汽車關稅大棒,但聲明表明,加拿大、墨西哥和韓國不會面臨任何關稅,因為它們已經與特朗普政府談判達成協議。“我還考慮了重新談判的美韓協議,以及最近簽署的USMCA,如果得到實施,可能有助于解決威脅到國家安全的問題。”聲明說。
商務部去年根據上世紀60年代貿易法第232條展開調查,該條款與奧巴馬政府過去對鋼鐵和鋁征收關稅的條款相同。此次汽車調查涉及SUV、面包車和輕型卡車等進口汽車以及汽車零部件。
歐盟
前后鄰居都屢遭威脅,隔著大西洋的歐盟也不能幸免,繼去年的鋼鐵和鋁關稅之后,特朗普就流露出可能會對在歐盟內部生產的汽車征收關稅的意思。
特朗普反復批評歐盟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和汽車進口關稅較高。歐盟征收10%的稅,而進入美國的汽車征收2.5%的稅。特朗普曾威脅要對所有歐盟組裝的汽車征收20%的關稅。
歐盟委員會否認了歐盟汽車出口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的說法。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說,“歐盟和美國是安全伙伴”,“因此,美國和歐洲的產品都不能對對方構成安全威脅。”
而特朗普也重申了他對歐盟貿易壁壘的不滿。“我想說,歐盟對待我們比中國還差,他們只是規模更小。你能相信嗎?”他在一次活動中說。“他們有貿易壁壘。他們不要我們的農產品。他們不要我們的車。他們卻把梅塞德斯-奔馳送進來,就像送餅干一樣。他們把寶馬車送來了。而我們幾乎不向他們征稅。”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特朗普對歐盟加征汽車關稅,但這并不是白宮的最終目標,很可能是農業領域更大交易的“特洛伊木馬”。
專家認為,當開始討論農業時,汽車關稅可能……像特洛伊木馬一樣,因為農業才是美國和歐洲真正的大生意。在允許美國進口方面,農業和歐洲在政治上非常非常敏感。”
農民是特朗普的重要政治支持者,他們的財富因與中國的貿易戰而受損,在特朗普2020年競選連任之前,這可能是總統擔心的問題。
自從特朗普威脅對歐洲汽車征收關稅以來,他已經會晤了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主席,雙方都決定尋求就貿易達成協議,避免征收關稅。兩國領導人會晤將近一年來,還沒有開始正式的貿易談判。
美國對歐洲汽車征收的任何關稅都將對德國重要的汽車工業造成特別致命打擊。美國是德國僅次于歐盟國家的最重要的單一出口目的地。
日本
在美國一干盟友中,日本一直跟在身后謹小慎微,但去年宣布對鋼鐵和鋁加征關稅后,日本多次被排除在豁免之外,地位遠不如墨西哥、加拿大。
特朗普去年在推特上多次表達對日本不滿,“我與日本的安倍首相通了電話。安倍對美朝即將舉行的會談非常熱心。我們還討論了進一步開放日本市場以加強與美國的貿易往來。目前美日之間存在1000億美元(約合6327億元人民幣)的巨額貿易逆差。這既不公平,也不可持續。一切都會解決的!”
當然,特朗普所說的解決辦法就關稅。當時多國選擇強硬應對美國無理加征關稅,但日本則小心翼翼,多次呼吁美國不要排斥重要盟友,“日本的鋼鐵和鋁出口不會影響美國的國家安全,此外,還對美國的就業和經濟增長有很大貢獻”。而特朗普毫不留情地回應沒有例外。
前幾日特朗普在華盛頓的一份聲明認同商務部的調查結果,即進口汽車和某些汽車零部件損害國家安全,再一次讓在美國開展大型業務的日本汽車制造商寒了心。豐田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一聲明向豐田發出了一個信息,我們的投資不受歡迎,我們在美國各地的每一位員工的貢獻都不受重視。”
暗示了日本都不太可能接受的目標。"日本反對任何扭曲自由和公平貿易的措施。”日本經濟大臣茂木敏充(Toshimitsu Motegi)在美國宣布之前對記者表示。
日本在美國有10家制造廠,并計劃與馬自達汽車公司一道在阿拉巴馬州新建一座價值16億美元的工廠,計劃于2021年投產。而就在兩個月前,豐田還承諾在為期一年的美國投資計劃中增加30億美元。
2017年1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曾批評豐田在墨西哥生產Corolla轎車的計劃。幾天后,豐田宣布了一項100億美元的五年投資計劃。同年8月,該公司表示將與馬自達汽車公司聯手在阿拉巴馬州建造一座造價16億美元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