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蘇州智博會上,滴滴展示了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約束平臺下網約車安全方案:實時采集車內語音、GPS位置、人臉圖像等信息,對司機進行嚴
2019年蘇州智博會上,滴滴展示了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約束平臺下網約車安全方案:實時采集車內語音、GPS位置、人臉圖像等信息,對司機進行嚴格把控。
博覽會上,滴滴向媒體展示了智能語音系統,能夠對司機與乘客的對話進行實時處理,識別響應時間不超過200ms。
TechWeb特地選擇乘坐了本地的滴滴優享專車,與司機進行關于滴滴“出車檢查”的簡短對話:
TechWeb:“……也就說每天都要進行一次人臉識別系統才能配單對么?”
滴滴司機:“每天一次不行的,凡是下車,例如吃飯、上洗手間,回來的時候都要進行一次人臉識別……接了3-5單中途也會讓你識別一下。”
TechWeb注意到這位當地司機一直以“您”來稱呼乘客,有些時候,能夠聽出來是稍加糾正采用“您”而不是“你”。
于是問到:“語音方面會有實時反饋么?”
滴滴司機:“有的。至少在滴滴優享車上,我們司機說錯話了,平臺會反饋我們的‘服務不標準’。而且出車之前要給車子拍照。”
TechWeb:“也就說,人、車都要拍照?”
滴滴司機:“對的。每日審核通過然后才能開始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