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務、防范金融風險舉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要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務、防范金融風險舉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要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端正發展理念,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金融產品,增加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和業務比重,改進小微企業和“三農”金融服務。
對此,原恒豐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主任吳琦昨日對記者表示,建立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一方面是滿足企業多樣化、個性化金融服務需求的必然要求,特別是對于“三農”、小微等傳統金融服務的長尾客戶,其所在地區的金融機構較少,金融服務覆蓋面和滲透率偏低,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較為有限。另一方面也是解決金融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促進我國銀行業市場競爭、提高市場效率、提升發展質效的重要支撐。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來說,當前我國銀行業體系不完善,層次結構不健全,而且銀行業經營體現出明顯的“需求側驅動”特征,同質化、粗放型經營較為嚴重,導致金融不平衡發展。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一直是實體經濟面臨的一大難題,本次提出優化銀行體系是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系列政策的延續。此前,包括定向降準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以提高信貸投放能力等措施已經出臺,以期解決金融需求和供給的不匹配問題。”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談及發展多層次銀行體系,吳琦認為需要解決多方面問題,如支持小微、民營企業和“三農”與防范金融風險的關系需要做好平衡。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等區域性中小銀行偏離主業和本源,具體表現為跨區域擴張、脫離放貸主業、熱衷資金套利等行為。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的發展仍面臨市場準入、業務監管等政策約束問題。
徐承遠表示,我國目前已經建立了涵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村金融機構、外資銀行、民營銀行等類型的多元化商業銀行體系,但仍然存在商業銀行業務品種單一、產品及服務同質,以及中小銀行經營理念落后,風險管控能力偏弱,風險定價能力不足等問題。
對于以上問題,徐承遠建議,一是需要發展能夠服務不同類型企業的銀行,并且采用先進技術和手段甄別風險的銀行,能夠實現差異化經營的銀行。其次盡快建立起社會信用體系,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交易成本,實現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此外,還應建立起針對不同類型銀行的差異化監管體系,將有利于部分規模不大但有特色的中小銀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