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產品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的三全食品,于2月18日早上發了一份說明公告后,當天下午,公司就收到了交易所的關
因產品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的三全食品,于2月18日早上發了一份說明公告后,當天下午,公司就收到了交易所的關注函。
關注函中抓住“時間”、下架產品的數量、金額、處理計劃,以及“豬瘟水餃”事件對公司2019年公司業績是否產生影響等問題進行了問詢。
交易所3問三全食品
據深交所關注函顯示,2019年2月15日,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上針對三全食品公司產品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事項進行提問,公司回復稱“公司沒有收到相關權威部門的通知”。
2月16日,有媒體報道湘西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證實三全食品公司產品樣品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2月18日,三全食品披露了《關于媒體報道灌湯水餃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情況說明的公告》。
對此,深交所表示高度關注,并提出3個問題讓三全食品進行核查并說明。
交易所要求三全食品說明所涉及產品被抽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時間、公司知悉上述事項的時間,截至目前的核查結果,并結合公司在互動易上對投資者的回復及后續披露情況,說明信息披露是否及時、真實、準確、完整,是否符合《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2.1條的規定。另外,交易所還要求三全食品說明截至目前公司已被下架封存產品的種類、數量、金額、后續處理計劃、相關會計處理,以及是否存在其它批次豬肉類產品存在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但尚未披露的情形。
而對于此次“豬瘟水餃”事件對公司業績是否產生影響,也成為交易所關注的焦點。
交易所要求三全食品結合公司豬肉類水餃產品最近三年的銷售收入、毛利率等情況,評估上述事項對2019年度經營業績產生的影響,以及公司擬采取的應對措施。
對于交易所下發的關注函,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早在2月15日前就已經爆出問題,但是三全食品并沒有及時將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進行披露。交易所要求三全食品不要避重就輕、顧左右而言他,而要將焦點集中在媒體關注的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問題。
早間回應“避重就輕”
值得一提的是,2月18日刊發《三全灌湯水餃被曝檢出非洲豬瘟病毒企業選擇“三不一沒有”》一文后,2月18日早間,三全食品就披露了《關于媒體報道灌湯水餃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情況說明的公告》。
在該說明中,三全食品表示,公司已經第一時間將相關疑似批次產品從各銷售渠道全部封存;河南省政府已經派出由省畜牧局牽頭的聯合調查組,分別奔赴湖南、甘肅兩地,協同當地有關部門核查相關情況。
三全食品還強調稱,公司所用豬肉均來自優質合規供應商,對每一批次的原料豬肉都有溯源系統,且每批到貨均包含國家相關部門出具的該批次《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等證明,運輸路徑也嚴格執行農業農村部的規定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三全食品在上述說明中一直強調公司產品來自于優質合規供應商,對每一批次的原料豬肉都有溯源,但是,為何還是出現了“豬瘟水餃”?另外,三全食品還強調稱,公司在第一時間就將相關疑似批次產品從各銷售渠道全部封存。然而,截至2月17日,公司除了在互動平臺上有所言論外,并未看到公司的一紙公告。
“食品安全大于天,三不一沒有肯定不行。”沈萌表示,三全食品的公告并不是主動回應非洲豬瘟病毒感染,而是回應媒體報道。這是一種被動消極的態度。
對此,記者2月18日再次致電公司董秘手機和公司公開的聯系電話,董秘手機不再是關機狀態,但也未接通,公司電話同樣無人接聽,語音播報為“撥打的號碼為空號”。
“豬瘟水餃”影響繼續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三全食品因“豬瘟水餃”事件影響,公司股價2月18日大幅低開6.6%,雖然公司股價當日跌幅僅有1.72%,報收于7.42元/股,但與上一個交易日相比,公司市值僅縮水1.15億元,但是,三全食品的“豬瘟水餃”事件仍在發酵,帶給公司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另據記者了解,與三全食品同時被曝光產品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還包括科迪、鄭榮等品牌的相關食品。雖然權威機構給出“非洲豬瘟不會人畜共患”,但是,對于一些養殖企業來說,它們都高度的警惕。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正大集團內蒙古區要求全體員工及家屬禁止購買和食用三全、思念、科迪、鄭榮、康利、金鑼、龍鳳、齊匯、惠萬家、康澤、膳隆等品牌的相關食品,如被發現將予以開除。
對于目前多家食品企業被爆出“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一事,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出臺關于肉制品企業運營的指導意見和執行細則,形成“政府、行業、企業、消費端”四個端口共同聯動的食品安全機制,通過這個機制將非洲豬瘟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