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消息,臨近春節,一票難求,火車票出現開售后秒光現象,很多消費者進而選擇票源相對充足的出行方式--飛機。第三方購機票平臺成為炙
1月21日消息,臨近春節,一票難求,火車票出現開售后“秒光”現象,很多消費者進而選擇票源相對充足的出行方式--飛機。第三方購機票平臺成為炙手可熱的購票渠道,但是機票退票、改期和簽轉存在一些亂象,遇到第三方平臺錯購難退、退票不退款、客服推諉怎么辦?
錯購機票,1800多元只退300多元
消費者稱家里老人在某第三方購票平臺上購買機票,大意將目的地與出發地弄反,發現及時還沒出票就撥打該平臺客服電話,可是人工一直未接通,等出完票了才聯系上客服,機票原價1800多元,但客服稱只能退300多元。該消費者認為客服電話未接通不是消費者的責任,錯購機票發現及時且并沒有給平臺或航空公司帶來損失,承擔1500的退票費實屬不合理。
黑貓投訴發現,該平臺首頁機票退票保障中明確承諾:國內機票旅客提交自愿退票后,機票代理商將在2小時內完成退款操作。未按時退款,造成旅客實際經濟損失,該平臺先行賠付實際經濟損失。
對此,黑貓投訴評審官、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認為:“中國民航局發布的《關于改進民航票務服務工作的通知》中規定:航空公司要為旅客錯購機票提供免費補救措施。在界定旅客錯購情形時,應當把握合理且包容原則,對于航空公司無法證明旅客非錯購情形的,均應視為錯購,并提供免費退票等服務。OTA平臺、銷售代理企業要嚴格執行航空公司退改簽收費標準。”
許峰律師強調:“若航空公司無法證明消費者并非錯購時,應當適用‘錯購’的處理辦法;該平臺收取消費者高達83%的退票手續費不具有合理性,根據消費者提供的證據,曾及時致電客服阻止出票,但是由于系統障礙原因未能成功,打進電話之后即進行了退票,實際對于航空公司造成的損失并不大,該平臺收取退票費比例過高,違背民法關于損害賠償的‘填平原則’,退票手續費應該大幅度降低并靠近0為宜。”
退改簽難、退票費用高
有消費者反應,在某綜合性旅游出行服務平臺訂購機票,平臺出票日期錯誤,發現及時和該平臺協調。消費者訂購的是不得退改簽機票,和平臺溝通后,機票已退,但未返還機票款。消費者質疑,按著協議約定不得退改簽,為什么可以退票?既然可以退票,那么為什么退票后不退機票款?
消費者還提到,國家民航總局2018年7月16號頒發關于退改簽通知,要求航空公司30日內拿出退改簽落實方案,但是在訂票時仍然出現不得退改簽霸王條款。退票手續費用高昂,平臺與航空公司均不作回復,作為普通消費者實在不知如何應對。
根據消費者提供的證據,機票實付2475元,退款實際只有120元,手續費高達機票原價的95%。
對此,黑貓投訴評審官、中國廣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廣東保典律師事務所主任竇雍崗律師認為:“投訴人所述情況基本符合錯購的情形,建議盡快按錯購處理。如要證明投訴人非錯購,應由航空公司舉證。另外根據《關于改進民航票務服務工作的通知》,在界定旅客錯購情形時,應當把握合理且包容原則,以服務和市場為重,可贏得更多客戶,取得更大利益。”
對于平臺與航空雙方均不回復處理的做法,竇律師在投訴單中這樣回復:“請被投訴人慎重對待投訴。投訴人隨時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爭議。”
黑貓評審團在普法用法的路上構建橋梁
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第三方平臺購機票亂象問題不僅于此,還有諸多其他問題,例如:顯示購票成功后平臺強制退票、提交訂單后支付前提高價格、承諾24小時出票實際未出票、虛假售票信息下單后立刻降價等。黑貓數據顯示,機票相關投訴700余例,其中多數涉及第三方代理平臺。該退的時候不退,不該退的時候強制退票,網購機票需要更強有力的監管約束。
黑貓投訴評審團是新浪網旗下,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的中立的第三方意見聯盟,成員包括知名媒體和法律人士等。評審團從專業角度作出分析及建議,供消費者與企業在協商處理糾紛時作為參考。
秉承公正、公開、公益的原則,黑貓投訴已為廣大消費者處理有效投訴累計80000余單,隨著評審團的上線,必將在普法、知法、用法的道路上構建橋梁。黑貓投訴會繼續擴大評審團陣容,凈化消費環境,維護良好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