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8日早間消息,據彭博社報道,在消費者組織指控谷歌濫用用戶定位跟蹤工具后,谷歌恐面臨歐盟數據保護監管機構的巨額罰款風險。
北京時間11月28日早間消息,據彭博社報道,在消費者組織指控谷歌濫用用戶定位跟蹤工具后,谷歌恐面臨歐盟數據保護監管機構的巨額罰款風險。
周二,七個歐洲消費者組織稱,他們擬向各自國家的監管機構提出訴訟,指控谷歌收集的數據可揭露用戶更多信息,不僅包括他們的位置,還包括他們的政治傾向或性取向。
5月25日生效的新歐盟法律——《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增加了谷歌和Facebook等美國科技公司在隱私方面的壓力。根據該現行法律,各國監管機構可針對最嚴重違規向公司征收高達年銷售額4%的罰款。
“谷歌對數據的渴求向來臭名昭著,但是在數據收集的規模,跟蹤和變現用戶的一舉一動這件事上,公司竟也欺騙用戶,實在令人震驚。”歐盟一消費者組織BEUC的總干事莫妮卡·戈恩斯(Monique Goyens)在郵件聲明中寫道。谷歌“無視最基本的GDPR原則”,她說,“情況已經十分危急。智能手機已被用來監視我們的一舉一動。”
在一封郵件回應中,谷歌表示位置記錄在默認情況下是關閉的,用戶可以隨時編輯、刪除或暫停使用位置記錄,雖然啟用此功能有助于改進服務體驗。谷歌還向用戶明確表示,即便他們暫停位置記錄,根據其他手機和應用的設置,公司仍可收集和使用位置數據。
谷歌稱,用戶也可通過其他方式控制定位數據,比如通過設備或所謂的“網絡和應用活動”設置。
“我們一直在努力改善我們的控制,我們將密切關注此報道,以觀察我們是否需要改進,”谷歌一名發言人稱。
谷歌“使用各種技巧和方式”來確保用戶已啟用位置記錄等功能,“并且從不直接透露此舉可能帶來之后果的任何信息,”BEUC補充說,“這些不公平的行徑讓消費者對自己個人數據的使用毫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