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世行)年會日前在印尼巴厘島落下帷幕。會議就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風險,以及如何激發增長新動能等話
201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世行)年會日前在印尼巴厘島落下帷幕。會議就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風險,以及如何激發增長新動能等話題展開了討論。與會代表認為,貿易緊張持續會進一步傷害市場信心,沖擊金融市場,擾亂全球供應鏈,與會各國紛紛呼吁應加強合作,防范貿易摩擦升級,增強對國際貿易的信心。
風險上行 增長減速
IMF在會議期間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將2018年和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下調至3.7%。報告預計,全球經濟仍處于若干重大風險陰影之下,這些風險包括美聯儲基準利率常態化進程、國際貿易體系緊張態勢、全球原油價格上漲、發展中國家負債水平處于高位、氣候變化影響低收入國家發展等。IMF總裁拉加德向與會代表發出警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基本面雖有所改觀但并不穩固。各國應協調好內外政策,綜合運用各類中長期政策工具。
分地區來看,IMF調低了美國、歐洲國家及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增長預期。影響美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因素是減稅引發了公共支出縮減。美聯儲加息節奏超過預期、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及其連鎖效應將影響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資本流出加快、負債成本上升局面。
IMF首席經濟學家奧伯斯費爾德認為,全球經濟下行態勢凸顯的主要原因是過去6個月不斷抬頭的保護主義,“保護主義思想不斷轉化為實際行動,這導致上行預期持續減弱、不確定性風險持續走強,并將造成投資暫停或延緩,加劇全球經濟系統性風險”。上述判斷也成為這次年會發布的三個關鍵聯合公報的基礎。聯合公報呼吁各成員國強化外匯儲備管理,加速經濟結構改革尤其是金融變革,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克制以匯率變動謀利。對于貿易保護主義,公報呼吁升級貿易對話以完善世界貿易組織機制,防范保護主義行為造成結構性傷害,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在IMF中的份額和決策權,促進全球增長成果均衡分配。
貿易緊張 掣肘發展
如何攜手應對當前國際貿易緊張態勢成為本次年會的最大關注點。IMF預計,今年國際貿易將擴張4.2%,這一預測較IMF7月份和4月份的報告分別收縮了60%和100%。拉加德指出,貿易戰可能導致今后兩年全球經濟增速各下降1%,“各國均應為減少貿易摩擦,避免貿易戰升級,持續開展國內結構性改革,共同推動國際貿易體系向自由、公平、互惠方向發展”。
由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美國提高進口關稅引發貿易戰,嚴重妨礙了全球自由貿易、擾亂了國際金融市場、破壞了全球經濟穩定。印尼等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深受其害,不得不限制對消費品的進口、叫停部分基建項目、收緊貨幣政策以節省外匯儲備、維持本幣幣值。印尼總統佐科指出,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強化迫使全球領導人調整國內政策以更好應對貿易戰,“當今世界自我中心主義盛行,全球經濟冬天已經來臨,貿易戰沒有贏家”。
與會代表認為,貿易戰引發的全球經濟動蕩不僅拖累全球經濟增長,更導致不少發展中國家經濟進入下行通道。印尼財長斯莉認為,發達國家應回到談判桌上來解決貿易爭端,發展中國家則必須通過改善增長質量、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堅持可持續發展來應對外部沖擊。
在與IMF年會同步召開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與會代表認為貿易緊張持續會進一步傷害市場信心,沖擊金融市場,擾亂全球供應鏈。代表們強烈呼吁強化貿易合作、防范貿易摩擦升級。
今年G20峰會主辦國阿根廷財長杜喬弗奈表示,貿易仍是全球經濟的增長引擎,“當前國際貿易呈現緊張態勢,需要防止負面預期沖擊全球市場、推高金融不穩定性”。杜喬弗奈透露,此次年會的成果也將成為11月底布宜諾斯艾利斯G20峰會議題設置的重要參考。
尋求突破 激發動能
就如何激發全球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動力,IMF年會也提出了一些新思路,旨在從科技、人口、金融三大領域尋求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首先,IMF與世行聯合發布的《巴厘島金融科技日程》提出了12條政策建議,旨在幫助成員國抓住飛速發展的金融科技所帶來的增長機遇。這些建議包括:推動新科技助力金融服務業;強化營造開放、自由、競爭市場的承諾;促進金融科技服務和金融市場發展;完善調控框架和監管措施,推動法律框架的現代化;鼓勵國際金融合作和信息共享;強化對國際貨幣和金融系統的集體監管等。拉加德表示,這些建議有助于提醒各成員國重新審視他們關于金融科技發展的現有政策。
其次,世行發布了全新的人力資本指數,指導全球人力資源發展進程。該指數主要構成指標包括兒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健康程度,18歲前受教育程度和質量等。同時,世行還在印尼、菲律賓等28個成員國發起了新的人力資本開發項目,旨在強化上述國家就業和發展競爭力。該指數的發布有助于更好地衡量人力資源發展質量尤其是投資的有效性。斯莉表示,不少國家的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不高,如印尼雖投入了大量財政資金用于教育和醫療,以提高人口質量,但在世行發布的人力資本指數排名中得分僅為0.53,這意味著印尼失去了一半以上的潛在增長機會。
第三,東道國印尼力推將“綠色債券”用于增加全球環境友好型項目融資規模和便利,助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國際金融公司負責亞太區域的副總裁斯托爾科維奇表示,年會期間,該公司與世行聯合發行的1.34億美元五年期“科莫多債券”就屬于綠色債券,“這是國際多邊銀行首次在印尼發行針對氣候友好型基建項目的債券,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既有助于綠色經濟發展,又能幫助私營部門通過本幣融資規避匯率風險,應逐步推廣這種模式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據了解,截至目前,國際金融公司已發行總價值超過18億美元的32種綠色債券,針對全球52個項目融資,預計實現溫室氣體減排規模為63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