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登錄網站并注冊,填寫身份證號碼,即可輕松借到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現金……近年來,校園貸亂象不斷,一環扣一環的校園貸套路,讓涉世未深的大
只要登錄網站并注冊,填寫身份證號碼,即可輕松借到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現金……近年來,校園貸亂象不斷,一環扣一環的校園貸套路,讓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們應接不暇,甚至深陷其中。18日,記者從重慶市政府網獲悉,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一律暫停網貸中介開展高校在校學生網貸業務,同時禁止小貸公司發放校園貸。
10月10日,《重慶商報》報道了“重慶一大學生貸款3萬到手只有997元”的“校園貸”案件,事實上這并非個案。近年來,重慶部分不良金融機構和平臺針對高校在校學生違規開展“求職貸”“培訓貸”“創業貸”“回租貸”等業務,給高校校園安全和在校學生合法權益帶來嚴重損害,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為切實保護高校在校學生合法權益,《通知》要求,現階段一律暫停網貸信息中介機構開展高校在校學生網貸業務,禁止小額貸款公司發放校園貸。同時,未經批準,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進入高校宣傳推廣信貸業務和為高校在校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為了將“校園貸”遏制在搖籃中,市金融辦、重慶銀監局、人行重慶營管部還將督促有關機構嚴格遵守規定,建立起識別高校在校學生身份的工作機制,清理規范業務行為。
如今,不少“校園貸”的廣告充斥著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渠道,《通知》要求市工商局要加強廣告日常監管,嚴禁發布針對高校在校學生網貸的廣告,對舉報查實的校園網貸廣告及時予以取締。同時,對涉嫌非法集資、非法證券、非法期貨和向高校在校學生通過虛增債務、故意違約、強立債權、暴力討債等實施“套路貸”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安部門要予以嚴厲打擊。
在教育引導和幫扶救助方面,《通知》也提出明確要求。一方面,要求要加強學生消費觀教育,引導學生理性、科學、適度消費,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等錯誤觀念;另一方面,對家庭困難的學生,要進一步健全能兼顧共性需求和個體差異的資助體系,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籌集專項基金,滿足學生臨時性需求和拓展學習、創新創業等發展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