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周折,邁瑞醫療終于正式登陸A股。10月16日,邁瑞醫療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此次首次公開發行A股12160萬股,發行價48 80元,
幾經周折,邁瑞醫療終于正式登陸A股。
10月16日,邁瑞醫療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此次首次公開發行A股12160萬股,發行價48.80元,直接漲停,收盤價70.27元,市值達到854億元。
此次邁瑞醫療募集資金總額為59.3億元,為創業板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筆IPO。根據邁瑞醫療招股說明書,邁瑞醫療將向保薦機構及聯席主承銷商華泰聯合證券和中銀國際證券支付上市發行總費用1.8億元,剩余的50余億元將用于光明生產基地擴建等7個項目。
而此前2006年,邁瑞醫療在紐交所上市。登陸美股十年后,2016年邁瑞醫療以33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私有化退市。
根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A股醫療器械行業平均市盈率為55倍。對標當前A股醫療器械公司的市盈率區間,以邁瑞醫療去年26億元的凈利潤簡單測算,邁瑞醫療上市后的市值有望破千億元。
多位醫療行業券商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以邁瑞的大體量來看,突破千億市值幾乎沒有懸念。”
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在上市演講中談道,邁瑞醫療尚不足而立之年,仍然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二十七年前,邁瑞生產出中國第一臺血氧飽和度監護儀,未來仍將堅持以研發為核心的戰略方向。
海歸優等生
作為國內的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頗受青睞。一位醫療行業的證券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邁瑞醫療在影像、彩超等領域都有優勢,產品線比較完善。同時邁瑞醫療的銷售網絡和研發也較強。”
資料顯示,如今的邁瑞產品覆蓋三大領域: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以及醫學影像。2017年,三大產品線的營收分別為42億、37億、2.2億,毛利率也達到62.22%、64.62%和67.06%。
在這三大產品線當中,包括監護儀、醫療影像等產品很多都是通過并購而來。
從2002年開始, 通過并購,邁瑞的產品線已從監護儀、醫學影像等醫療設備,延展到外科、醫療信息化等多個領域。
2008年,邁瑞以2.0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Datascope公司生命信息監護業務。這項交易被稱為“醫療器械行業的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案”。Datascope公司在美國監護儀市場名列3、4位,僅次于GE、飛利浦等巨頭。收購后,邁瑞在美國300床以下中小醫院監護市場占據了50%市場份額。此外Ulco,蘇州惠生、長沙天地人等都成為邁瑞的“囊中之物”。
同時,邁瑞以1.05億美元的價格,并購位于美國加州的全球領先高端放射超聲公司ZONARE。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曾表示,通過并購可以獲得渠道網絡。在業內看來,通過收購ZONARE,邁瑞得以進入高端彩超市場,進而展開與GE醫療、飛利浦和西門子的競爭。邁瑞成為國內除復星醫藥(27.350,0.34,1.26%)以外,少數具有多項成功的醫療并購整合案例的公司。
到了2012年,邁瑞的營收為10.6億美元,其中國際營收達到55%,國內營收占比45%。此后,海外營收一直占據著半壁江山。
根據邁瑞的招股書顯示,目前,邁瑞醫療境內的銷售占比為50.52%,而北美洲、歐洲和拉丁美洲的占比分別為14.58%、9.41%和6.43%。邁瑞的產品已經出口至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2015-2017年間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43.04億元、45.16億元和51.43億元,業務繼續增長。
高端市場挑戰
對于邁瑞醫療回歸A股上市,一位證券投資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公司回到國內主要還是處于戰略的考慮,美國資本市場會戴有色眼鏡來看邁瑞醫療,而國內資本市場會更認可。從邁瑞醫療本身來看,不管是內部管理還是研發技術都很規范,標準化較高,在國內也遠超第二。”
從當前的業績來看,邁瑞也是優秀生。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1-6月,邁瑞醫療實現營業收入68.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3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5.25%。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上半年邁瑞醫療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48%。據統計,邁瑞醫療為2018年上半年創業板扣非凈利潤最高的公司。
但是,產品線較齊全的邁瑞醫療也仍面臨高端市場的考驗。
在中國醫療器械領域,國內廠家一定程度上已經占有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但中高端領域則與全球領先企業存在一定差距。產生差距的原因涉及材料、技術、工業基礎、銷售渠道和資金投入各個領域。
2017年,全球前十大醫療器械公司排名中,美國占據六席,美敦力、強生、西門子的銷售額分別為300億、266億和160億美元,位居前三位。僅美敦力2017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就超過 22億美元。相比之下,國內醫療企業研發投入絕對金額較小,銷售體量與進口企業也有不小的差距。
從邁瑞的三個主要業務來看,其均面臨不少競爭對手。
首先,生命信息與支持領域包括監護儀、除顫儀、麻醉劑、呼吸機、心電圖機、手術床等產品。其競爭對手主要是飛利浦、通用電氣、卓爾醫療、瑞士席勒、德爾格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監護儀市場,邁瑞已經進入前三名,根據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統計,2015年邁瑞在全球(不含日本)和中國監護設備市場排名中分別位列第三位和第二位。
在體外診斷領域(包括儀器、試劑、校準品、質控品等),羅氏、貝克曼、希森美康也是國際對手。招股書顯示,由于以往國內一線城市三級醫院配置進口高速生化分析儀較多,因此在這個市場國外企業仍有一定優勢。
最后,醫學影像屬于中高端醫療設備,產品有超聲成像設備、磁共振影像設備、CT等,老牌的通用電氣、日本東芝 、飛利浦仍是勁敵。
盡管醫療器械屬于細分領域,但是國內市場增速很快。截至 2017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約為 4030 億美元,行業增速為 5%,中國市場規模為 4583億元,行業增速為24%。根據 EvaluateMedTech 預測2022年,市場容量可能提升至5220億美元。
這種情況下,邁瑞醫療已擴大了產品線,涉足骨科、內窺鏡等高值耗材業務,并且繼續投入研發,近幾年邁瑞醫療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均超過10%,總計超過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