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消息,融360發布《2018上半年全國性銀行信用卡業績排行榜》。報告稱,從整體規模來看,截至2018年6月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
9月12日消息,融360發布《2018上半年全國性銀行信用卡業績排行榜》。報告稱,從整體規模來看,截至2018年6月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6.38億張,環比增長4.17%;銀行卡授信總額為13.98萬億元,環比增長6.40%。工行、建行和招行仍處于信用卡業務的第一梯隊,工行累計發卡量遙遙領先,招行新增發卡和交易額獨占鰲頭,建行則在信貸規模上超越其他銀行。
報告稱,在資產質量上,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756.67億元,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21%,占比較2017年末下降3.97個百分點。大部分銀行的信用卡貸款不良率較2017年同期都有所下降,信用卡的資產質量整體向好。其中,中信銀行的信用卡不良率最低,為0.98%。
報告表示,信用卡業務仍是銀行的香餑餑,但各銀行的策略也有所分化。交行大力開發信用卡存量客戶消費需求,交易額和信貸余額再上一個臺階;中信銀行不管從發卡量還是信貸規模來看,都表現出對信用卡業務的極度重視,貸款余額先行超過平安達到5000億也不無可能。平安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相較于其他銀行來說可謂亮眼,但與去年下半年相比增速已經有所放緩;浦發銀行則繼2017年大力擴張信用卡業務后,2018年開始收縮,不良率有所上升。
以下為報告全文:
2018上半年全國性銀行信用卡業績排行榜
一、發卡量
1.1 工行累計發卡量遙遙領先,中行奮力擠入四強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全國銀行卡在用發卡數量71.87億張,環比增長2.49%。其中,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6.38億張,環比增長4.17%。全國人均持有銀行卡5.17張,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46張。
根據各銀行半年報,截止2018年6月末,工商銀行(5.310,-0.03,-0.56%)的信用卡(含借貸合一卡,下同)累計發卡量達到了1.56億張,環比增長9.09%,明顯超越建行(1.15億張)、招行(1.14億張)一個身位。
而中行信用卡累計發卡量上半年環比增長了52.04%[1](此處有統計口徑變化的因素),借助上半年的高速增長,跨入億張俱樂部,累計發卡量達到1.04億張。農業銀行緊隨其后,累計發卡量為0.93億張,如無意外,它將在2018年下半年成為億張俱樂部的新成員。
1.2 招行新增發卡量獨占鰲頭,農行浦發出現負增長
從各銀行2018年上半年新增發卡來看,招商銀行新增發卡量1421萬張,同比增長率更是121.34%,發卡量和增長率兩個方面都獨占鰲頭,完爆其他銀行。躋身新增發卡量前三的另外兩家銀行為工行和平安,分別新增1300萬張和917萬張。
除了招行外,中信銀行新增發卡量的增長速度也翻了一番,增長率達104.25%,新增863.27萬張;其次是新增發卡量排名第三的平安銀行,同比增長了81.2%;光大銀行新增發卡604.6萬張,增長率也超過了50%;另外,還有兩家銀行新增發卡量出現負增長,浦發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5有余,農行也減少了11.25%。
二、交易規模
2.1 招行信用卡半年交易額再奪冠,七家銀行交易額過萬億
目前已披露2018中報的銀行中,7家銀行2018年上半年的信用卡交易額在萬億級別。招商銀行的信用卡消費額最高,為1.82萬億;其次是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也在1.4萬億以上;除此之外,平安銀行、光大銀行和民生銀行也躋身萬億信用卡交易額大軍。
2.2 浙商銀行交易額增長最快,興業浦發也在60%以上
從2018年上半年信用卡交易量的同比增長率來看,3家銀行超過50%。其中,浙商銀行由于基數較小,增速高達171.17%;興業銀行和浦發銀行兩家銀行也都在65%左右;國有銀行除了交通銀行外,建行、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的增長相對穩健,控制在20%左右;其他銀行都在40%-50%之間。
2.3 工行農行卡均交易額不足一萬,郵儲最高超三萬
從2018年上半年的卡均交易額來看, 郵儲銀行遙遙領先,為34478元;民生、交行、光大和興業也在20000元以上;浦發、中信和招行位列第三梯隊,卡均交易額在15000-20000元之間;工行上半年的總交易額雖然排名靠前,但由于其累計發卡量遠高于其他銀行,平均下來卡均交易額不足萬元,和農行并列最低。
三、信貸規模
3.1 信貸規模持續擴大,三家銀行卡貸余額超5000億,交通銀行破五在即
央行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末,銀行卡授信總額為13.98萬億元,環比增長6.40%;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2.19萬元,與2017年末相比增長了3.30%。銀行信貸規模持續擴大。
截至2018年6月,建設銀行的貸款余額最高,為6313.05億元;其次,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這兩家信用卡大戶也超過5000萬億;交通銀行緊隨其后,貸款余額4977億,破5在即。
3.2 平安貸款余額規模同比增加最多 且增長最快
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安銀行的貸款余額增加了1777.74億元,增速高達85.49%;交行、建行、工行、民生和光大的貸余規模也同比增加了1000億元以上;興業銀行雖然只增加245.37億元,但增長較快,同比增長64.54%;中信銀行只增長了8.12%,比去年同期增加245.37億元。
3.3 浦發卡均貸款余額最高,民生緊跟其后
卡均貸款余額[2]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家銀行的用戶價值。截至2018年6月末,浦發銀行的卡均貸款余額最高,將近萬元,一則可能與其用戶群體的收入有關,二則可能在于其近年的新增發卡較大,活躍用戶占比較高;民生銀行緊隨其后,為8482.13元;農行最低,為3873.90元。
四、授信水平和資產質量
4.1 民生信用卡授信使用率高達76.77%,四家銀行有所下降
央行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末,銀行卡授信總額為13.98萬億元,環比增長6.40%;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2.19萬元,與2017年末相比增長了3.30%;授信使用率為44.76%,比上年末增長了0.49%。銀行信貸規模持續擴大。
從各個銀行來看,授信使用率超過行業水平(44.76%)的有4家,分別為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和興業銀行。其中民生銀行的授信使用率最高,為76.77%,同比增長3.28%;交通銀行的授信使用率增長最快,增幅為5.49%;浦發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的授信使用率則與上年第二季度相比,均有著不同程度的下降。
4.2 資產質量持續優化 中信不良率低至0.98%
截至2018年6月末,銀行卡應償信貸余額為6.26萬億元,環比增長7.83%。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756.67億元,環比增長6.35%,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21%,占比較2017年末下降3.97個百分點。
從已披露年報的信用卡大行來看,大部分銀行的信用卡的不良率較2017年同期都有所下降,信用卡的資產質量仍整體向好。其中,中信銀行的信用卡不良率最低,為0.98%;興業銀行不良率降幅最大,為1.27%,同比下降0.46個百分點;而中國銀行在同比下降0.43個百分點之后,仍高達2.43%;建行、平安和農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基本保持平穩略有下降。
另外,還有三家銀行的不良率有所上漲。郵儲銀行同比上漲了0.92個百分點,浦發也由去年同期的1.27%上漲為1.58%,浙商銀行的不良率雖然由1.01%略漲至1.06%,仍處于行業較低水平。
4.3 兩家銀行不良規模超90億元 興業銀行信用卡不良規模最低
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的信用卡不良貸款額都超過90億元;建行、農行和浦發的不良規模在60-70億元之間;招行雖然貸款余額在5000億大軍,但風控水平較好,不良率低,其不良規模也較低,不到60億元;中信和興業的不良規模最低,在30億左右。
五、總結:信用卡業務依然是香餑餑 但銀行策略已經有所分化
通過上面的論述可以發現,不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來看,與2017年相比,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整體上發展得更快更穩健。國有銀行的工行和建行、股份制銀行的招行和平安作為信用卡大行毫無爭議,但也有另外幾家銀行的表現較為顯眼。
首先,國有銀行中,交通銀行的表現尤為亮眼。從發卡量上看,交通銀行的發卡量增速處于一般水平;但從交易量、貸款余額和授信使用率看,交通銀行的同比增幅均在40%以上,排名靠前。這意味著,交通銀行2018年的信用卡發展策略主要針對信用卡存量客戶,深度發掘信用卡用戶的消費需求,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從各類信用卡論壇的用戶反饋可以發現,交通銀行的信用卡提額難度有所降低,用戶可以通過電話進行提額;同時,還在消費金融方面推出了信用卡附加產品“好享貸”和“想分就分”,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額度和消費潛能。另外,交通銀行著力推廣其信用卡App“買單吧”,截至2018年6月底,買單吧綁卡客戶近5000萬,通過買單吧打通用戶線上線下消費支付功能,并利用優惠活動刺激用戶進行消費。
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仍穩占“零售之王”的地位。平安銀行近幾年來強調向“零售銀行”轉型,屢屢被拿出來和招行比較。從業務增長速度上來看,平安銀行2017年對信用卡的重視成效顯著,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了招商銀行。不過從2018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平安的信用卡業績不如期待中亮眼,整體上仍遜于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的貸款余額同比增加最多且最快,增速達85.49%,但環比只增長了27.04%。側面反映出,與2017年下半年相比,平安今年上半年的信用卡業務有所放緩。
光大銀行可謂是股份制銀行中的一匹黑馬。不管從新增發卡量的增速來看,還是從信用額交易額和貸款余額的增速來看,光大銀行都處于高位。其中,信用卡交易金額10647.30億元,同比增長43.51%;貸款余額3512.3億元,同比增長40.84%。通過目前的形勢綜合來看,光大銀行在貸款余額超越平安銀行,先行突破5000億也不無可能。
有意思的是浦發銀行。與2017年信用卡業務迅猛發展不同,2018年上半年,浦發銀行累計發卡量同比增長了35.12%,而新增發卡量則同比減少了20.19%。累計發卡量的漲幅和新增發卡量的降幅都排名靠前。可以簡單推測,浦發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在2017年下半年進行了一輪較為狂熱的推廣,之后由于某些原因,于2018年上半年有所收縮。浦發銀行的授信使用率下降,不良率卻在業務整體收縮的前提下持續提高,相對其他銀行而言,信用卡質量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