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專項債托舉基建投資2018年以來,基建投資增速不斷下行,為了對沖內外壓力,中央明確提出穩投資和加大基礎設施投資領域補短板力度的要求
萬億專項債托舉基建投資
2018年以來,基建投資增速不斷下行,為了對沖內外壓力,中央明確提出“穩投資”和“加大基礎設施投資領域補短板力度”的要求,地方專項債發行也被要求提速。8月14日,財政部發文要求加快專項債券發行進度,要求各地9月底前發行規模原則上不得低于80%。除此之外,財政部還放寬了包括期限比例結構、信息披露流程并給出了高于同期國債收益率40BP的指導價,以提高承銷商的認購積極性,加快債券發行。(包芳鳴)
導讀
為了提高銀行認購積極性,財政部還就專項債券招標利率給出指導價——要求高于同期國債收益率40BP。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跟據wind統計,截至8月15日,新增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約2669億元。相較全年1.35萬億總規模,還有超萬億元債券待發。
響應中央對“積極財政政策更積極”的定調,地方專項債發行將進一步提速。8月14日,財政部發文要求加快專項債券發行進度,要求各地9月底前發行規模原則上不得低于80%,剩余額度主要放在10月份發行。
除了放開“季度均衡”的時間限制,財政部還放寬了包括期限比例結構、信息披露流程等。為了吸引承銷商、投資者的積極性,財政部還給出了高于同期國債收益率40BP的指導價。
發行規模逐月提升
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開閘的時間較往年更晚一些。6月8日,重慶發行了今年首批地方新增專項債。
地方債額度下發時間較晚是重要原因。5月底經省級人大才通過省級財政預算調整方案后,地方新增債券發行工作宣告正式開始。
wind資訊顯示,新增地方專項債的發行規模呈現逐月提升的態勢,剔除重復項后6月、7月、8月(截至8月15日)新增地方專項債的發行規模分別為575億元、1222億元、872億元。即便發行規模在逐月攀升,但截至目前為止僅2669億元的規模,占全年計劃發行量約20%。
“今年專項債發行的要求提高了,像項目收益專項債要求項目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我們要從諸多市縣把項目搜集上來,評估各個項目自求平衡狀況,還要出具財務審計報告、法律意見書等,流程比較長,我們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華北某省財政廳債務辦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利率不斷走高,會影響地方債發行。另外,專項債的發行難度要更高,因為需要與具體項目綁定,還需要對項目未來現金流進行測算評估。
作為地方債“開前門”的舉措之一,同時也為中國版“市政債”探路,去年以來,財政部聯合相關部委推出了土地儲備、收費公路、棚改專項債品種,還出臺了項目收益專項債券的管理辦法,為其他品種的專項債預留了空間。
5月初,財政部印發《關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對項目收益專項債券在期限、信息披露方面有諸多要求,比如“充分結合項目建設運營周期、資金需求、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專項收入情況、債券市場需求等因素,合理確定專項債券期限”,“充分披露對應項目詳細情況、項目融資來源、項目預期收益情況、收益和融資平衡方案、潛在風險評估等信息”。
地方債防風險工作的推進,對地方債的發行也有影響。有券商固收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地方政府出于對增加隱性債務風險的擔憂,放慢了投資進度,對資金的需求量也比較低。再者,上半年賣地收入比較充裕,對專項債資金的需求也沒那么大。
“地方防范債務風險意識加強,如果不能落實資金,項目也就不會推進。資管新規出臺之后,對于銀行購買債券有資本金方面的要求,這也造成了資金面上的緊張”,東部某地級市城投公司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多項約束條件松綁
2018年安排的地方專項債券1.3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500億元,擬優先支持在建項目平穩建設。
按照9月底前完成80%的目標,接下來的一個半月時間里,新增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對比6、7月份的發行進度來看,發行壓力不小。
市場資金面已經出現明顯好轉,近期地方債發行利率不斷下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市場分析人士有不同的意見,有認為,雖然市場資金面比較寬松,但企業融資需求也在回升,銀行要消化有一定壓力;有分析指出,銀行消化這些規模不成問題,定向降準會釋放流動性。
專項債發行上的約束性條件也有所放松,比如財政部不再限制專項債券期限比例結構,各地應當根據項目建設、債券市場需求等合理確定專項債券期限;省級財政在本單位門戶網站、中國債券信息網等網站披露地方債券發行相關信息,不再向財政部備案需公開的信息披露文件等。
此外,為了提高銀行認購積極性,財政部還就專項債券招標利率給出指導價——要求高于同期國債收益率40BP。
“這主要是為了提高承銷商的認購積極性,加快債券發行。像項目收益專項債券以設區市來命名,單只債券規模體量比較小,市場流動性會差一些。這個指導價對實際發行利率影響不大,因為我們事先會跟承銷商通氣,溝通報價、認購倍數等,定價機制逐漸市場化”,上述華北債務辦相關負責人指出。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指出,地方債券作為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是商業銀行優化資產配置的重要投資品種。財政部積極采取措施,拓寬地方債券發行渠道,充分挖掘各類投資者資源,一定程度上提高票面利率,更好地吸引非銀機構來加入這個市場,提高地方政府債市場流動性的深度和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