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7年實現突破性的增長后,根據涪陵榨菜(002507 SZ)日前公布的2018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繼續保持營收與歸母凈利潤的高速增長,同比增幅
繼2017年實現突破性的增長后,根據涪陵榨菜(002507.SZ)日前公布的2018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繼續保持營收與歸母凈利潤的高速增長,同比增幅分別達到34.11%和77.52%,其銷售毛利率提升至55.03%。
伴隨著業績的高增長,涪陵榨菜的股價自2018年3月底復牌至今,漲幅近80%,并一度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新高。
不過,在涪陵榨菜業績不斷高漲之際,卻屢遭公司大股東減持套現,引發資本市場憂慮。與此同時,以榨菜單一品類為主業的涪陵榨菜,在尋求多元化的道路上卻屢次受阻。如何延續“榨菜界茅臺”神話,打破發展的天花板,成為涪陵榨菜當下和未來亟須解決的難題。
凈利大漲超75%
以3元一包的榨菜“小生意”撐起超200億元市值,作為榨菜行業的龍頭企業,涪陵榨菜素有“榨菜界茅臺”之稱,是食品飲料行業的一線白馬股。
根據公司2018年半年報,涪陵榨菜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0.64億元,同比增長34.11%;凈利潤3.05億元,同比增長77.52%。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涪陵榨菜凈利潤為3.04億元,同比增長81.89%。
涪陵榨菜凈利潤增長與毛利率的持續提升有關。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涪陵榨菜毛利率為55.03%,而2017年全年和上半年毛利率分別為48.22%和47%。
不難看出,2018年上半年,其毛利率有了明顯的增長。對此,涪陵榨菜解釋,主要是因為原材料降價帶來成本的下降。
伴隨著業績的高增長,涪陵榨菜的股價自2018年3月底復牌至今,漲幅近80%,并一度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新高,與2010年上市時相比,股價復權漲幅逾5倍;從2012年底至今,漲幅超過10倍。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涪陵榨菜作為行業中唯一的大品牌,其唯一性在行業競爭中對業績提供了很大的支撐。在體量、利潤、股價“三輛馬車”方面實現并駕齊驅式增長,這也是涪陵榨菜這幾年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撐。
大股東多輪減持
在業績不斷高漲的同時,涪陵榨菜卻屢遭公司大股東減持套現。
8月6日,涪陵榨菜發布預披露公告,8月6日收到公司股東東兆長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兆長泰”)的通知,截至本公告日,東兆長泰持有公司股份1562.408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9793%,因經營需要,擬自2018年8月28日–2018年11月12日,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22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285%,減持價格視市場價格確定。
加上今年7月24日涪陵榨菜曾公告,東兆長泰一致行動人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一建”)計劃減持公司股份564萬股,兩次累計擬減持78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9995%。按照涪陵榨菜8月13日股價26.40元,市值約2.08億元。
東兆長泰持有北京一建51%股權。按照減持789萬股上限后,東兆長泰系仍為涪陵榨菜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東。
實際上,這并不是涪陵榨菜股東首次減持。在2018年3月29日復牌之后,作為涪陵榨菜第二大股東,北京一建累計減持5次共計225萬股,參考市值約合5704.57萬元。而公司的原第三大股東東兆長泰也累計減持5次,累計減持1566.48萬股,參考市值高達3.35億元。
大股東連續多輪減持套現,也引發了市場憂慮,在半年報公布后不久,股價連續下跌,后又有所回升。時代周報記者從不少投資者處了解到,對于大股東的套現行為感到擔憂,部分投資者甚至不看好未來走勢。
對此,廣東雪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昌民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東兆長泰和一致行動人北京一建都屬于財務投資者,東兆長泰2007年開始入股涪陵榨菜折合成本2.6元,截至目前已接近9倍利潤,可謂利潤豐厚,這么高的盈利,加上涪陵榨菜利潤快速釋放,作為財務投資者有極強的套現沖動。
“只有在高增長的情況下股價才會大幅上漲,市場才有承接,這個時候減持是比較恰當的時機。”李昌民認為,減持對上市公司經營無影響,但對股價短期可能有一定的壓制作用。
就涪陵榨菜股東近期減持等相關問題,8月9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涪陵榨菜公司證券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這是股東出于自己的資金需求,對股權做出相應的處理,并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需要投資者正確看待,至于未來高管是否有增持計劃,仍不確定。
多元化受阻
對于大股東頻頻減持,也有業內分析認為,這是涪陵榨菜遭遇“天花板”所致,倘若沒有更多的增長點,未來業績或受制約。
財報顯示,目前榨菜業務收入占據涪陵榨菜總營收的84%左右,相比之下,泡菜、海帶絲、蘿卜干等產品占據的營業收入不足16%。從這不難看出,涪陵榨菜對榨菜這一單一品類的依賴。
實際上,這也是涪陵榨菜近年來頻頻發起并購的原因,試圖以外延式擴張來突破發展格局。涪陵榨菜董事長周斌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榨菜、泡菜、醬均為公司未來發展方向。涪陵榨菜定位于大的調味品產業,公司注重內在發展的同時,也一直在尋找并購機會,進行外延式發展。
不過,涪陵榨菜的擴張之路并不順利。2015年,涪陵榨菜以1.3億元成功收購了四川惠通食業有限公司,進軍泡菜行業。而在進軍豆瓣醬類市場方面卻屢次受阻,從2016年至今,涪陵榨菜曾謀劃三次并購計劃,均以失敗告終。
縱使如此,在涪陵榨菜2018年半年報中,公司依然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并購整合力度。8月9日,上述涪陵榨菜證券部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醬類一直都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市場,我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標的,期待通過并購或其他方式進入這個領域,并購是我們持之以恒去做的。”
在并購多次受阻之后,涪陵榨菜再次把方向轉向榨菜主業。7月27日晚,涪陵榨菜宣布將投資興建兩條新生產線,分別是年產1.6萬噸脆口榨菜生產線,以及年產5.3萬噸榨菜生產線,預計投資分別為1億元和1.7億元,預計年均稅后利潤分別為2558萬元和6989萬元。
“在保證主業穩定增長的前提下,進行并購發展。”上述涪陵榨菜證券部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是我們的(發展)思路。”
朱丹蓬表示,對于企業中長期發展的布局而言,多元化是必然的,通過多元化去突破榨菜行業瓶頸的方式是可行的,但多元化是否符合涪陵榨菜自身的綜合實力,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