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全球自有品牌產品亞洲展——中國自有品牌評選在上海啟動,這是全國范圍內唯一在自有品牌領域開展的專業評選活動,評選結果將在12月6
近日,“2018全球自有品牌產品亞洲展——中國自有品牌評選”在上海啟動,這是全國范圍內唯一在自有品牌領域開展的專業評選活動,評選結果將在12月6日開幕的“2018全球自有品牌產品亞洲展”上揭曉。
自有品牌也叫“分銷商自有品牌”,最常見的自有品牌就是超級市場、大賣場、連鎖店自有的商品品牌,產品品類涵蓋食品、日用品、服裝和家電等多個領域。
自有品牌專業委員會與凱睿咨詢共同編制的《2017中國自有品牌發展現狀》報告顯示,中國大型零售企業自有品牌市場存在著南方優于北方、沿海優于內陸的區域性差異,同時還存在著非食品業態領先,便利店優于超市和大賣場的差異,不少企業缺乏清晰的自有品牌戰略。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商貿行業管理處處長孔福安介紹,瑞士自有品牌的市場份額已占45%,英國占41%,法國占20%—30%,美國自有品牌的市場份額也有18%,中國目前僅占1%—2%,開發自有品牌市場空間巨大。孔福安認為,如今社會各界的消費理念日益成熟,消費者從過去的盲目追求奢侈到如今的重視產品性能,制造能力強大的中國零售企業恰恰能夠生產符合這一消費理念轉變的產品,這正是現今發展自有品牌產品對零售企業的意義。
調研報告顯示,自有品牌商品在包裝設計方面水平不斷提升,很多零售商也成立了專門的自有品牌部門,同時公司的資源也在往自有品牌商品傾斜。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中國企業已經逐漸意識到了自有品牌的重要性。
參選零售商代表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自有品牌總經理楊衛新介紹,麥德龍在2003年就展開了自有品牌的開發,目前其自有品牌由旗艦品牌、核心品牌、補充性品牌三大部分組成,涵蓋200余種商品品類,覆蓋顧客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差異化和創新性的產品服務于不同需求的客戶。
國內專家評審團成員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許煥章指出,中國已迎來了第三次消費升級,當前的消費者不僅僅是在購買產品,更是在開展精神消費,并且期望購買更具性價比的高品質產品,這也為自有品牌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和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