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場整體疲軟影響,山西證券(002500 SZ)今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業績腰斬不及預期。山西證券日前發布2018年第一份上市券商半年報,報告期
受市場整體疲軟影響,山西證券(002500.SZ)今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業績“腰斬”不及預期。
山西證券日前發布2018年第一份上市券商半年報,報告期內營業收入29.8億,同比增長41.95%;凈利潤1.1億,同比減少53.5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2.86億,較上年同期的16.7億下降177.03%。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自2015年受市場影響凈利潤一度超過14億后,2016年和2017年,山西證券已經連續兩年凈利潤下滑。去年公司營業收入43.93億,較2010年增長193%,凈利潤4.09億,較2010年下降6.8%。
上半年業績下滑53.55%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整體表現疲弱。在券商整體業績下滑的情況下,山西證券8月6日晚間發布了2018年第一份上市券商半年報,營收與凈利潤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山西證券營業收入29.8億,同比增長41.95%;凈利潤1.1億,同比減少53.5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2.86億,較上年同期的16.7億下降177.03%。
對于業績“腰斬”,山西證券表示,2018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低迷,證券市場交易量、傭金費率進一步下滑,同時投行業務市場監管不斷趨嚴,公司證券經紀、權益類投資以及投行業務收入同比均下降幅度較大。
此外,由于控股子公司格林大華期貨開展倉單業務,收入和成本同時大幅增加,導致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增長。
具體來看,報告期內山西證券主營業務分為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資產管理、投資銀行、期貨經紀、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等六大業務,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44%、8.4%、3.06%、4.07%、4.27%、70.75%,營業收入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7.64%、-50.84%、80.19%、-62.01%、11.67%、137.42%。營業利潤率分別為15.43%、69.31%、57.99%、-41.89%、48%、1.91%,分別比上年同期上升6.27個百分點、-11.64個百分點、1.55個百分點、-75.86個百分點、75.20個百分點、1.29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證券的投資銀行業務依托依托控股子公司中德證券開展。報告期內,中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實現凈利潤-3823.23萬元。
昨日午間,山西證券發布7月份主要財務信息,今年7月份山西證券母公司營業收入8784.25萬,凈利潤1655.65萬。中德證券營業收入3502.76萬,凈利潤201.42萬。
而去年7月,山西證券母公司營業收入6106.95萬,凈利潤512.91萬;中德證券營業收入6242.82萬,凈利潤2387.57萬元。
此外,今年上半年山西證券期貨業務主要依托全資子公司格林大華開展,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9.31億元,實現凈利潤8592.94萬元。
連續兩年凈利潤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山西證券是山西省內唯一一家綜合類上市證券公司,2010年11月上市。
上市后,山西證券連續三年業績下滑,直至2015年行業整體業績攀升,公司業績也一度超過14億元。但近兩年,山西證券業績再次回落。
2010年至2017年,山西證券營業收入分別為14.96億、10.98億、10.48億、13.21億、19.59億、38.39億、23.46億、43.93億,凈利潤分別為4.39億、1.93億、1.42億、2.62億、5.86億、14.39億、4.68億、4.09億。
這也意味著,七年間山西證券營業收入增長了193%,但凈利潤下滑了6.8%。其中,2016年和2017年公司連續兩年凈利潤下滑,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9.13億、-5.92億。
與此同時,山西證券的資產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山西證券資產總額為565.64億,較2010年末的176.35億增長2.2倍;負債總額435.17億,較2010年末的111.01億增長2.92倍。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2017年證券公司會員經營業績排名情況,截至去年年末,98家券商中,山西證券資產總額排33名,營業收入43.93億排23名,營業收入增長率僅次于中天國富和申港證券,排第三名。但凈利潤4.73億排名第43,凈利潤增長率-4.02%,排名第28,其中前23名凈利潤增長率均為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