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2020_国产免费成人_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_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久久夜色_美国超碰在线_男人天堂tv

您的位置:首頁 > 管理 >

資本寒潮正在來臨 中國公司集中上市抵御資金短缺

2018-07-27 14:26:59 來源: 財經網

去杠桿背景下,銀行緊縮貸款,股市加速暴雷,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令股市受挫,新股接連破發倒逼一級市場加速擠壓泡沫,投資者不敢入場,一場自

去杠桿背景下,銀行緊縮貸款,股市加速暴雷,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令股市受挫,新股接連破發倒逼一級市場加速擠壓泡沫,投資者不敢入場,一場自上而下推動的資本寒潮正在來臨

微信圖片_20180727125441

圖說:2017年11月8日,新經濟獨角獸閱文集團在香港上市。

在美國發動全球貿易爭端不足三個月、全球經濟形勢難言樂觀背景下,上市潮正在中國公司中爆發。“這個密度有點瘋狂。”一位律師告訴《財經》記者,他服務于香港上市的兩大律所之一。

2018年上半年,有101只新股登陸港交所,較去年同期上漲了49%。德勤預計,今年下半年香港將迎來10家獨角獸上市,其中融資在百億港元以上的至少有5只。外界熟知的公司有小米、美團、映客、寶寶樹、藝龍等。根據畢馬威預測,全年港股IPO募資總額將超過2500億港元,較去年全年的1290億港元接近翻番。

與高漲的上市熱潮相對的,是港股市場的持續走低——2018年上半年,恒生指數從1月29日的33483點,到7月4日的28241點,跌幅約14%;上半年發行新股創新高,總融資額卻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而這并沒有減緩國內公司爭相赴港上市的進程。

同時,還有一批登陸美股的公司,從年初的三大視頻股,到優信、拼多多。其中拼多多成立僅三年。

“除了到上市時間點的公司外,有大量公司是趕窗口期的。”上述律師觀察到,很多提交赴港上市申請的公司,發展與盈利情況并沒有到成熟期,而是迫于環境壓力。

《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行業人士認為,資本寒冬是這個窗口期形成的主要因素——一級市場募資困難,公司融資難,通過發行股票募資是公司的最后選擇。

最先感知寒流的是二級市場——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A股受重挫,117只個股跌幅超50%,766只個股跌幅在30%到50%之間,1622只個股跌幅在10%到30%之間,三者合計占比超過70%。A股總市值蒸發6.5萬億元。

寒流的源頭,可以追溯到2016年起一系列去杠桿政策,2018年資管新規加速了寒流滾動——4月,《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公布,資管新規收窄了作為一級市場主要資金來源的銀行放貸,因此私募機構資金輸入減流,股票投資減少,價格跌落。

市場資金來源越來越不明朗,一場自上而下推動的資本寒潮正在來臨。從私募、VC到公司,每個角色的戰略都將被重組——那些處于錢荒中的公司,估值泡沫會進一步破裂,優勝劣汰的進程將大大加速。

寒冬會持續多久?中信證券明明團隊研究認為,目前去杠桿及破剛兌或將持續到2019年底。若一切平穩,寒冬將暫告一段落。但即便熬過寒冬,并不意味戰斗結束。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企業PerceptIn創始人劉少山認為,2020年是一個很大的分水嶺,如果沒有好的商業模式,企業將被淘汰,既便熬過寒冬也難再獲得融資。但對初創企業來說,如何熬過寒冬已是當下更重要的事,一級市場局勢正在改變。

一級市場募資難

微信圖片_20180727125452

“去年我們投出了十幾個億,今年一分錢還沒投出去。”一家覆蓋全輪次的中型規模基金投資人在2018年中告訴《財經》記者。該機構募集的資金主要來自上市公司、信托、理財機構以及高凈值人群。

來自山東一家上市公司數億元人民幣的募資協議被緊急擱置,因為這家公司也沒錢了——國內二季度消費逐漸疲軟,上市企業無法回籠客戶的欠款,銀行又緊縮貸款額度,現金流吃緊的該公司暫停了對外投資。

市場資金緊張后,GP(普通合伙人)的弱點暴露出來。“一級市場GP專業化程度還不夠。”樸匯資本執行董事陳也告訴《財經》記者。LP(有限合伙人)對GP壓力極大,退出能力弱再遇上錢荒的基金不在少數,湖里退水時LP發現很多GP在裸奔,整個行業專業度還是很初級,真相暴露后,加大了募資難度。

2018年上半年,類似的場景在人民幣基金屢次上演。一位成立多年的頭部風投公司合伙人告訴《財經》記者,募資問題是目前基金主要危機之一,收窄是大趨勢。

從2017年開始,私募基金市場資金缺口明顯——根據投中研究院報告顯示,2012年-2017年,開始募資的基金規模在2017年上漲明顯,升至5349億美元,但是完成募資的基金規模基本和2015年持平。

新增資本量從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持續下降。4月,資管新規出臺,打破銀行剛兌,從理財產品入手,控制住銀行資金來源,減緩金融機構擴張。新規提高投資者投資私募基金、信托等機構的門檻,原先給高凈值人群設置的門檻為100萬-300萬元,而新規出臺后將其提至500萬元,直接減少合格投資者數量。新規限制銀行、信托等機構的通道業務,使得原先容易流入私募機構的資金被卡住。私募機構拿不到錢,也就難以投入股市和一級市場。

“去年上半年股票質押能做都做,下半年看心情做。”一位券商理財顧問告訴《財經》記者,去年上半年股票質押利率5.5%,下半年6%,現在已經7.8%了。券商不敢承接股票質押,一些上市企業出現了資金荒。

預期違約率攀升以及融資困難,也使金融機構開始收緊貸款,關閉了資本市場的“水龍頭”。資本市場像個大湖泊,一級市場屬于湖泊旁的稻田。當資本市場自身的水源被截流后,能流入一級市場及股市的水流也將大幅減少。清科研究中心6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新募集基金數從2018年1月達到最高峰后出現“斷崖式”下降。

這場去杠桿政策調整,顯示出2008年金融危機后四萬億政策刺激的后續隱患。國內宏觀債務率在2008年以前穩定在130%左右。美國次貸危機后,中國宏觀債務率到2016年已經升至242%。當時國內產能過剩,鋼鐵、煤炭等實體產業利潤下滑、虧損,面臨破產。經濟增速從2010年的10.6%下降到2016年的6.7%。

杠桿率過高,為擺脫依靠舉債發展經濟的模式,避免經濟出現重大風險,必須降低杠桿率。居民、非金融企業、政府三大部門中,企業負債最高。

2016年經過供給側改革,將煤炭、鋼鐵等行業中未達到監管要求的企業出清,企業部門杠桿率由2016年的158.2%回落至2017年的156.9%。進入2018年,改革的利劍揮向了債務的源頭——金融機構。控制住水源,就控制住了整個湖泊的水位。

在國內穩步推進去杠桿的同時,美國發起了貿易爭端。同時,美聯儲連續加息,引發了全球資本市場的變化。從2015年到目前為止,美聯儲已經加息了7次。2018年6月,美聯儲又一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50%-1.75%提升到1.75%-2.00%之間,年內可能還會有兩次加息。這會引起美國資本回流,加上減稅政策,更多企業也將回美國,利空資本市場。

中國資本市場寒冬正在逼近。

股市暴雷,基金清盤

微信圖片_20180727125503

“上半年個股閃崩之多前所未有,投資者財富的毀滅也是我從業25年來前所未見的慘烈。”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如此形容上半年股市。

A股遭重挫的原因之一,來自于特朗普。

中大期貨資管部首席投資官袁玉瑋認為,特朗普是有備而來,趁中國去杠桿之際,發動貿易戰,以牽制中國經濟發展。

3月23日凌晨,特朗普針對中國貿易簽署備忘錄,將對中國征收500億美元懲罰性關稅。全球股市暴跌,當日上證指數跌去3.39%,收盤為3152點。此后一個月,股市漸穩,上證指數在3150點上下徘徊。

貿易爭端與去杠桿正同步進行,年初到5月,近20只債券出現違約,包括大連機床、丹東港、億陽集團、中城建、神霧環保、中安消等企業,金額超130億元。

中美雙方代表繼續磋商,貿易爭端的局勢逐漸緩和。5月20日,中美達成共識,停止互相加征關稅的消息傳入資本市場。市場早已預判到了結果,在5月18日上證指數以1.24%的上漲幅度來迎接這一輪貿易爭端的消停。

但6月15日,特朗普批準了對大約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上證指數擊穿3000點。之前一味認為貿易戰打不起來的分析師也開始悲觀,市場終于意識到這不是簡單的貿易摩擦。“凈值受到了暴擊。”一位分析師如此評論他們旗下的基金收益。股市重挫之下,虧損只是大部分基金經理煩惱的開始,清盤接踵而來。

上半年,約2700個私募產品被清盤,7000多個私募產品凈值在6月份創出歷史新低。除了觸及風控線的被動平倉,也有不少基金管理人主動清盤。資管網數據顯示,2018年5月份有持續業績記錄的6082只基金產品,5月份整體平均收益0.74%,而去年收益率是7%。

厚石天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侯延軍表示,在和同行的交流中,多數機構開始收縮戰場,清空股票類產品,將資金投入到固定收益等安全邊際高的產品中。

一家百億級私募基金工作人員告訴《財經》記者,去年該機構收益良好,發出的產品不到一周便被投資者瘋狂認購,一些有錢的客戶排隊也搶不到認購份額。

更嚴峻的是基金公司的合作機構包括銀行、信托等企業,因為金融去杠桿的背景以及資管新規的出臺,不再給基金輸血。

“頭部效應將加劇,好的基金和股票將吸取更多市場資金。”一位基金合伙人告訴《財經》記者。

公司上市潮來臨

“如果具備上市條件,那肯定想趁市場比較熱的時候抓緊時間上市。一般公司會先考慮港股,如果不符合港股上市條件再考慮美股。”富途證券行政總裁鄔必偉對《財經》記者說。富途證券是小米的承銷商。

港股、美股都迎來了好時候。港股市場,2017年恒生指數上漲36%,領先全球其他主要股票指數漲勢。2018年1月24日,恒生指數盤中最高達33018.71點,港股百年歷史上首次突破33000點。 2017年,美國三大主要股指均創下了四年來的最大漲幅。以科技股著稱的納斯達克指數在2017年全年累計上漲逾27%,標普500指數中信息技術成分股2017年累計暴漲37%。

進入2018年,即使在全球經濟面臨下行風險的環境下,美股和港股都保持在相對高位。即使在2018年上半年,MSCI明晟全球指數市值蒸發1萬億美元,是2010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上半年,但納斯達克指數上漲8.79%,領跑全球股票指數。恒生指數回落14%,從26555開始高位震蕩。

港交所新政為互聯網公司的上市需求鋪平了道路: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宣布,香港上市機制改革后,將開放接納三類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采用非傳統管治架構的公司,及擬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國內地公司。相比A股,盈利指標的放寬和對同股不同權的投票權架構的接納,是互聯網公司的特征,也是吸引互聯網公司赴港上市的因素。

2018年境外上市公司股票托管憑證(CDR)出臺。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14日出席論壇時表示,中國企業如果以CDR和“同股不同權”形式在內地及香港一起上市,將會是雙贏的結果。

一位港股資深律師告訴《財經》記者,在按正常節奏上市外,嚴峻的融資環境催生了另一種心態,無論公司是否準備好了,隨著盈利性要求的放寬,只要條件允許就趁熱趕緊上。“越早越好,趕在市場對同類型公司審美疲勞前面,講一個好故事,拿一個好估值。”

而2018年上半年的市場表現卻事與愿違。香港市場創新高地有101只新股發行,是全球各個市場中最高的,較去年同期上漲了49%。但總融資額卻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共503億港元。上市潮之后,卻是破發潮。據萬得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以來港股發行的101只新股中,截至6月29日收盤有71只破發,破發率高達70.3%。

以互聯網公司為主的新經濟公司也讓投資者較為失望。眾安在線、閱文集團、易鑫集團、雷蛇和平安好醫生年內股價均呈現較大跌幅,除了閱文集團外均破發,其中雷蛇、易鑫集團破發50%以上。

類似的市場反應在美股重演。優信、B站、愛奇藝等在2018年上半年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均在開盤破發。優信甚至在掛牌前幾小時,向SEC更新了招股文件,將發行區間從10.5美元-12.5美元下調至9美元,總股數從3800萬股下調到2500萬股,降低了市場預期。最后仍然以9.67美元的價格收盤。

“大勢好,投資者就會對估值有比較高的容忍度,相比較大的虧損,可能更看重公司的前景;但如果市場趨勢走低,那么投資者的風險厭惡程度將更高。以前景和概念為主的公司將承受更大的壓力。”鄔必偉說。

在下半年港股上市潮中,小米或成為互聯網公司估值分水嶺。在IPO過程中,小米屢次被質疑估值過高。最終小米敲定IPO價格為17港元/股。這是小米IPO發行價17港元至22港元區間的下限價位。一種市場說法是,按照17港元來定價,小米的市盈率在39.6倍,是蘋果的兩倍。也就是說,如果按照蘋果的市盈率定價,小米今日股價要打對折。

“小米一直在push投行給高估值,最后給出了估值區間的下限價位,是比較折中的做法。”一位接近小米IPO的行業人士稱。

持續走高的HIBOR是港股市場資本逐漸收窄的表現。蜂擁而至的上市公司又將加重資本壓力。

如果下半年港股仍然維持高破發率,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資本將被套牢,一定程度上降低資本流動性。

基于不同的資本和經營狀況,公司的上市需求不盡相同。但資本環境變化將這批互聯網公司的上市需求拉到了一起——這次集中在港股的上市潮,預計將在2018年底前迎來高峰。短期來看,集中上市可能會帶來資本流動性危機,但從中長期來看,這將加速互聯網公司估值的理性回歸,加速優勝劣汰。

股市不斷下挫,高層卻沒有像過去一樣出資救市,表明其去杠桿的決心。國內企業杠桿率過高,若不及時處理,或將出現系統性風險。這一輪的資本寒冬不是一級市場或二級市場獨有的現象,而是必然要發生的。未來將以現金流為王,缺少資金或杠桿率過高的企業或許會在這場寒冬中受到沖擊。

關鍵詞: 寒潮 中國 資本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