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基金、券商、期貨三類機構將累計獲得減免的機構監管費用為7965萬元 年。三年下來,累計減免費用約為2 4億元。6月27日,國家
據不完全統計,基金、券商、期貨三類機構將累計獲得減免的機構監管費用為7965萬元/年。三年下來,累計減免費用約為2.4億元。
6月27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證券期貨業監管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稱,對在中國境內登記注冊的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經紀公司收取的機構監管費,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暫免征收。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上述三類機構三年累計免征的機構監管費用超過2億元。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稱,按照注冊資本金的標準征收,這部分機構監管費用將計入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的營業成本或者相關科目中。從現金流量表角度看,這部分費用本該計入支付各項稅費的子欄目中。機構監管費用的減免,總體對于各家公司影響并不大,但從大的方向來看,此舉凸顯了監管的姿態,即從細小之處入手,進一步減輕社會負擔,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三類機構減免逾2億元費用
公開資料顯示,證監會向滬深交易所收取的證券交易監管費標準為:股票、基金按年交易額的0.04%收取;債券按年交易額的0.01%收取。向境內券商、基金、期貨公司收取的機構監管費收費標準為:券商、基金每年按注冊資本金0.5%收取,最高30萬元;期貨公司每年按注冊資本金0.5%收取,最高5萬元。
截至目前,111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注冊資本金最低為1億元,最高的為19.1億元,若按照0.5%的征收比例足額征收機構監管費用的話,最小規模的基金公司也要上繳50萬元。因此,111家基金公司本該上交的機構監管費均按照30萬元的頂格標準收取,這也就說,公募基金行業本次將減免的機構監管費用為3330萬元/年。
證券公司行業相比基金公司而言,規模要大一些。據證券業協會披露的130家證券公司的資料,130家證券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金為1億元,均滿足30萬元頂格征收機構監管費用的標準。這也就是說,130家證券公司本次豁免的機構監管費用為3900萬元/年。
另據期貨業協會披露的截至2016年末的經營數據,147家期貨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金為3000萬元,按照0.5%的比例征收的話,將超過5萬元的最高限額,這也就是說147家期貨公司全部按照5萬元標準征收機構監管費用,累計減免機構監管費用為735萬元。
綜上不完全統計數據,基金、券商、期貨三類機構將累計獲得減免的機構監管費用為7965萬元/年。三年下來,累計減免費用約為2.4億元。
銀保機構亦獲得減免
本次通知要求,證券期貨業業務監管費標準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重新核發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監管費等收費標準的通知》(發改價格〔2016〕14號)同時廢止。
此外,《通知》亦強調,證券、期貨、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費標準,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改革全國性職業資格考試收費標準管理方式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1217號)有關規定執行,在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上限范圍內按成本補償原則自行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機構監管費用減免一事上,銀行保險機構也均有份,且兩者的豁免時間跨度更長一些、減免費用更多一些。財政部此前發布《關于暫免征銀行業監管費和保險業監管費的通知》稱,自2017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暫免征銀行業、保險業監管費,包括機構監管費和業務監管費。
相比證券期貨類機構,銀行保險免征的額度明顯更高一些。邯鄲銀行董事長鄭志瑛早在去年6月份時表示,若銀行業監管費暫免征收,該行每年會因此節省費用500萬元。
上海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對第一財經稱,總體而言,減免費用對這些金融機構均是直接利好,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營業支出,且這部分省下來的錢都將間接計入相關公司的年度凈利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