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正式落地已近兩個月,保本理財的占比逐漸減少,凈值化轉型加速。據融360最新監測數據顯示,6月15日-21日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為4 82%
資管新規正式落地已近兩個月,保本理財的占比逐漸減少,凈值化轉型加速。據融360最新監測數據顯示,6月15日-21日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為4.82%,與前一周持平。其中,保本理財產品占比為25.33%,較前一周下降1.64個百分點,下降趨勢較為明顯。分析人士認為,在資管新規的影響下,未來保本收益的產品將越來越少,而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逼近5%。
從理財產品發行量來看,上周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2064款,較前一周減少了148款。其中,3個月以內理財產品占比為22.86%,較前一周略微上升0.02個百分點。
從不同收益類型理財產品來看,上周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160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8%,保本浮動收益率理財產品343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非保本浮動收益率理財產品1483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99%。
最近一個月銀行理財收益率較為平穩,一直在4.8%附近,上下波動幅度在0.02個百分點以內,可見市場利率較為穩定,即使到了年中考核節點,銀行的資金流動性也未見明顯收緊。業內預計,6月的最后一周,銀行理財收益率有可能會小幅上升,但幅度不會太大。
資管新規發布之后,結構性存款作為保本產品的替代,進入大眾視線。央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余額9.26萬億元,同比增長53.9%,增速較去年同期高42.9%;5月末結構性存款余額較2017年末增長了2.31萬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在多家銀行網站發現,不少銀行把結構性存款產品列在理財產品頁面,并明確標注保本和利息浮動區間。而值得關注的是,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逼近5%。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上周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共47款,其中股份制銀行發行量最大,為32款。這47款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12%,其中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98%,美元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2.81%。
對此,融360分析師劉銀平表示,目前人民幣結構性存款均保本,外幣結構性存款部分不保本,總體來看結構性存款的本金安全度很高,但是收益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石大龍認為,在資管新規的影響下,未來保本收益的產品將越來越少,都向凈值型產品發展。一般結構性存款存續期、結構性理財產品封閉期內,不能提前贖回。而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為浮動收益率區間,如果產品存續期間,市場利率上升超過了浮動區間,結構性理財產品不隨市場利率而上升,雖然現在結構性理財產品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成為主流的可能性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