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通過在58同城上發布招聘等信息,招攬生意,騙取中介費。作為平臺,58同城是否需要承擔責任?把城市小廣告搬上互聯網的58同城,始終難以
騙子通過在58同城上發布招聘等信息,招攬“生意”,騙取中介費。作為平臺,58同城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把城市小廣告搬上互聯網的58同城,始終難以解決虛假信息問題。會員服務和在線營銷收入成其主要收入來源,業內人士提出疑問,嚴重依賴流量的58同城能夠將信息審核落到實處嗎?
平臺是否應擔責?
日前媒體報道了有騙子通過58同城、趕集網等網絡平臺發布虛假信息,從事詐騙活動的消息。據媒體梳理數據顯示,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到的近年60起通過58同城、趕集網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的詐騙案例中,248名被告人通過發布虛假招聘信息詐騙,超過5500名被害人受騙,詐騙金額近億元,甚至有人落入賣淫窩點、詐騙集團。
騙子通過在58同城上發布招聘等信息,招攬“生意”,騙取中介費。作為平臺,58同城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賈忠強對財經網表示,網絡招聘平臺必須保證招聘信息發布者的身份信息審核及所發布的招聘信息內容的合法性審核,這是基本的要求。如果網絡招聘平臺沒有盡到審核義務導致受害者被騙,則需要承擔共同侵權責任。
賈忠強同時表示,如果網絡招聘平臺已明知招聘信息發布者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則需要與該招聘信息發布者承擔連帶責任。
至于如何界定“明知”概念,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稱,”關于判斷是否屬于明知或者應知,一般需要根據具體事實,比如58同城如果對虛假的招聘信息進行編輯、推薦、置頂等,則一般會被認定為屬于明知或應知,需要對虛假招聘信息承擔法律責任。”
趙占領認為,如果58同城作為信息發布平臺,對于招聘單位的虛假招聘信息收取了廣告費并進行推薦,則58同城作為廣告發布者,根據廣告法需要審核廣告主的資質和廣告內容的真假,否則對于虛假的廣告信息應該承擔連帶責任。
對于媒體的報道,58同城在官方回應中表示,在58同城、趕集網上發布信息,都需要通過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以及手機號、人臉識別、身份證驗證、芝麻信用認證、銀行卡等綜合資質進行審核。
58同城、趕集網所說的為信息發布做了層層的審核、驗證,能否有效遏制甚至杜絕平臺虛假信息的產生呢?答案是否定的。
虛假信息頻現
事實上,近些年來58同城平臺頻頻曝出虛假信息。財經網梳理發現,自2015年至今,每年都有用戶在58同城、趕集網等信息分類網站遭遇詐騙事件曝光。
2015年,《證券日報》報道,北京一消費者在58同城“100%個人房源”上租房被詐騙租金和押金共計12000元。
《深圳商報》公開報道稱,在信息分類網站發布電話實施詐騙,成為2015年深圳市信息詐騙“重災區”。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詐騙中心發布500個涉案電話,全部來自“58同城”和“趕集網”。
2016年《中國經營報》報道,4月11日,北京消費者肖驍(化名)向警方報案,其在58同城上看到一則個人出售較高性價比二手相機的信息,隨后卻掉入了騙子設計的陷阱,最終,肖驍被騙走2000多元。
2017年法制網報道,夫妻倆在商務樓租下一間有模有樣的辦公室,通過在58同城、智聯招聘等知名網站發布子虛烏有的招聘信息,忽悠求職者前來面試,并以繳納體檢費、餐費、保證金等名義,一個月內連騙25人3.5萬余元。
2018年《河南商報》報道,鄭州一女大學生在58同城上應聘模特被騙貸款整容。
面對著不斷出現的虛假信息,58同城方面多次對外表示,對于具體招聘信息的發布人,58集團目前已經全站實行了實名認證制度,目前認證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芝麻信用認證、銀行卡實名認證、人臉圖像及其身份信息認證等。
然而事實上,從日前媒體曝光的案例來看,虛假招聘信息在58同城、趕集網等平臺并未得到遏制。作為國內領先的分類信息服務平臺,58同城、趕集網是否盡到了發布前審核,發布后監管的責任?
超一半收入來自在線營銷
2017年,大學生李文星受發布在Boss直聘的虛假信息欺騙,進入傳銷組織隨后喪命天津。李文星事件后,趕集網也曝出虛假招聘信息。互聯網招聘平臺因盈利模式單一,主要依靠會員費、廣告費及增值服務來獲取收入。
對于會員規模和數量的追求,不僅成為Boss直聘等企業盈利的關鍵。財經網梳理58同城過去兩年來的財報發現,其2017年的整體營收同比增長了33%,去年100.69億元的總營收中,超一半的收入來自在線營銷。所謂的在線營銷是指,提供實時競價、優先展示的服務。
日前財經網嘗試在58同城發布了一則招聘“網絡編輯”的信息,因為沒有上傳企業營業執照,發布的信息并未通過。但卻接到了自稱58同城工作人員的電話,該工作人員稱,因為招聘的量比較大,短期內要招到這么多人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成為58同城的會員,能夠獲得更好的展示和推薦,招人是很容易的。
該工作人員介紹,如果想讓招聘信息出現在58同城APP前三屏,需要付7000到10000萬不等的年費。一旦付費之后,不僅可以保證最佳的展示,還能夠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務,會有專員替你撰寫和發布招聘信息,幫你做好維護。
對比2016年和2017年58同城的財報可以發現,58同城在線營銷收入從2016年的11.89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59.79億元,而其會員服務收入也從2016年的8.12億元,上升至37.9億元。伴隨著會員服務費用上升的,是付費會員長達三個季度停留在260萬左右。
付費會員數量已有“見頂”趨勢,這對于58同城來說會是一個重要挑戰。因為其營收的主要來源為會員服務和在線營銷。在這種主要以用戶數量為盈利基礎的模式下,有業內聲音質疑,58同城對于信息發布的審核是否真正在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