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深化增值稅改革,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從2018年5月1日起,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
近年來,中國不斷減稅降費。伴隨著市場主體稅負降低,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生產需求基本平穩,就業持續向好,物價漲勢溫和,供求結構和企業效益不斷改善。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分析說,其中減稅降費功不可沒。營改增等一系列減稅措施以及清理涉企收費等政策,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激發了市場活力。
過去五年,通過實施營改增中國累計減稅2.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加上采取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清理各種收費等措施,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
今年,中國深化增值稅改革,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從2018年5月1日起,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對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三項措施,全年將減輕市場主體稅負超過4000億元。
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同時,今年中國還推出7項減稅措施,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7項措施,預計全年將再為企業減輕稅負600多億元。中國逐步形成了降低小微企業稅費負擔、促進小微企業創新和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政策支持體系,催生了大量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提高了新創企業的生存發展能力。今年一季度,中國新登記企業達到132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1.47萬戶。7項減稅措施重點聚焦促進擴大就業,鼓勵科技創新。
減稅的同時,中國繼續減少涉企收費,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通過清理規范物流、能源收費等措施,全年可減輕企業負擔3000多億元。
劉尚希表示,通過有效引導,改善預期,中國加大了“放水養魚”的力度,推動經濟穩中向好,優化經濟結構、增強企業活力。經濟穩定增長,稅基不斷擴大,反過來又促進了稅收增長。
中國財政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650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稅收收入76810億元,同比增長15.8%;非稅收入9840億元,同比下降9.5%。
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都是中國的大稅種。中國國家稅收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介紹,今年前5個月,國內增值稅收入28392億元、同比增長19%,主要是工業生產增速回升,服務業景氣持續提升,價格上漲等因素帶動;企業所得稅收入19319億元、同比增長10.9%,主要是企業利潤增長帶動。
劉尚希強調,減稅降費增強了經濟活力,促進了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為財政收入增長提供了扎實基礎,注入了源頭活水。經濟增長與財政收入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環,這也反映出市場和政府的作用形成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