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新型城鎮化試點正在加快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武漢光谷為例,目前光谷地區人口規模已達130萬人,其中70%為35歲以下的年輕人群。
第一批新型城鎮化試點正在加快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武漢光谷為例,目前光谷地區人口規模已達130萬人,其中70%為35歲以下的年輕人群。
國家發改委網站日前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經驗的通知》(下稱《通知》)稱,為在更廣范圍釋放改革紅利,國家發展改革委對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經驗進行了全面總結,并將主要經驗印發各地區借鑒。首批經驗共24條,包括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健全城鎮化投融資機制、加快引導城市要素下鄉、改革創新行政管理體制等5大方面。
自2014年起,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分三批將2個省和246個城市(鎮)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率先探索城鎮化關鍵制度改革。2017年底,第一批試點2個省和62個市鎮試點任務基本完成,取得一批階段性成果,其中一些典型經驗已通過政策性文件在全國范圍推開。
武漢成都新落戶大學生猛漲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的一大重點,首先是持續降低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落戶門檻,一些城市在參加城鎮社保年限不得超過5年的國家規定下,進一步降低落戶門檻。
例如,安徽省合肥市將主城區落戶條件放寬為就業滿2年、參加城鎮社保滿1年。廣東省東莞市取消實施8年的積分落戶制度,將落戶條件放寬為參加城鎮社保滿5年、辦理居住證滿5年,并將新生代農民工、技術工人、在城鎮就業居住5年以上人口列為落戶重點人群。重慶市不設落戶指標控制、不搞積分排隊,外來人口達到一定就業年限(最長5年)即可直接辦理落戶。
其次,是探索大學生在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零門檻落戶。一些城市取消就業、參加城鎮社保和居住年限的落戶前置條件,允許大學畢業生持畢業證、戶口本、身份證先落戶后就業。尤其是從去年以來,武漢、西安、成都等大多數二線城市紛紛發起“人大爭奪戰”,爭奪大中專畢業生。
《通知》介紹,陜西省西安市允許全國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完成在線落戶。四川省成都市、湖北省武漢市將大學生落戶年齡限制從35周歲分別放寬到45、40周歲。2017年湖北省武漢市新落戶大學畢業生超過12萬人,是2016年的6倍左右。2017年7月—2018年3月,四川省成都市新落戶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超過15.5萬人,其中直接從農村地區遷入4.3萬人、占比達28%。
以武漢光谷為例,目前光谷地區人口規模已達130萬人,其中70%為35歲以下的年輕人群。在這里工作的博士約1萬人,市場主體約8萬家,其中科技型企業5.6萬家,一個青年之城、創新之城已經崛起。
西安市在2018開啟“最優落戶政策”之后,截至4月16日,今年已累計已有30萬人落戶。
“我帶的學生,畢業后選擇回內陸二三線城市的越來越多。”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武漢、成都、鄭州、長沙、重慶等新一線城市,近幾年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與一線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小,居住條件好,生活壓力沒那么大。所以往一線城市走的人越來越少,更多的人留在了新一線城市。
大城市探索區域差別化落戶
此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也要探索在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同區域差異化落戶。
《通知》介紹,一些城市探索在不同區域實行差異化落戶,并構建區域間轉戶銜接通道,引導人口合理分布。山東省青島市新區落戶條件低于主城區、高于縣城,在新區落戶滿5年的可落戶主城區。重慶市主城區、郊區、新區落戶條件分別為就業年限滿5年、3年、2年。四川省成都市優化積分落戶結構,在重點發展區的就業滿1年加20分,在優化發展區的就業滿1年加10分,在其他區域的不加分;將居住地從主城區轉移到其他區域的滿1年加5分,將就業地和居住地均轉移到其他區域的滿1年加10分。
在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實行差別化落戶,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是,隨著我國人口向大都市圈的轉移,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如何合理化布局,避免大城市病,十分關鍵。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提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區分城區、新區和所轄市縣,制定差別化落戶條件;同時,探索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主城區、郊區分類制定落戶,是為了抽疏主城區,引導人們往郊區、新區去?,F在許多城市都在松綁人口限制、降低進入門檻、引進人才,這些新的增量可以安排在新城區。
有不少城市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廣東省廣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四川省瀘州市、云南省曲靖市、河北省石家莊市、福建省晉江市等城市設立城市公共集體戶口,解決有落戶意愿但無住所人群的落戶問題。
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一些特大鎮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是一大亮點。此間的一大背景是,在江蘇、浙江、廣東的一些特大鎮,如龍港、虎門、盛澤等地,人口規模動輒在50萬以上,工業產值遠遠超過中西部很多縣甚至地級市的水平。一個“超級鎮”的公務員編制不過幾十個人,卻要負擔相當于一個地級市人口的公共服務,屬于典型的“小馬拉大車”。因此,優化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十分重要。
《通知》介紹,吉林省延邊州延吉市以授權或委托的方式,將50多項行政審批許可和處罰權下放朝陽川鎮,并設立24個工作窗口承辦。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將1575項縣級管理權限下放龍港鎮,刻制23個縣級部門2號公章、9個縣級部門審批專用章授權龍港鎮使用,將18個縣派駐部門的300多名行政事業人員成建制劃轉給龍港管理。
浙江省寧波市設立鎮級獨立金庫,明確轄區財政收入超基數部分市和轄區所得全額留存,土地出讓金凈收益除上交國家和省以外部分全額留存。湖北省仙桃市在彭場鎮建立鎮級獨立財政體制,以2014年為基數的新增稅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額返還,比上年新增部分按50%進行獎補。
《通知》要求,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任務基本完成,后續可圍繞城鄉融合發展等關鍵制度繼續探索創新。第二批、第三批試點要繼續圍繞人往哪里去、地從何處來、錢從哪里出的大邏輯,對標先進、學習典型,將適用于本地區的好經驗迅速應用,并對標試點任務清單,敢拼敢闖、先行先試、趟出新路子,確保任務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