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7日中午消息,埃隆·馬斯克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這一切也許是以他的核心業務——特斯拉為代價。讓我們回顧下公司的成立。
北京時間4月27日中午消息,埃隆·馬斯克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這一切也許是以他的核心業務——特斯拉為代價。
讓我們回顧下公司的成立。馬斯克的朋友在2003年創辦了特斯拉。前一年,馬斯克剛剛創辦了SpaceX。但是特斯拉實現量產電動汽車的使命卻是馬斯克不能放棄的。
2004年,他作為特斯拉的董事長主導了公司的融資。
2006年,馬斯克向他兄弟的太陽能源公司SolarCity投資了1000萬美元。同年,特斯拉亮相了第一款Roadster電動跑車,被吹捧為未來“新能源”跑車的象征。但是馬斯克對特斯拉有著更加遠大的抱負。就在Roadster發布后幾天,馬斯克隨即發布了公司的總體規劃。
他想到打造更加平價的汽車,利用特斯拉來聯合推銷其他可持續能源產品,比如SolarCity的太陽能板。
所以,那會,馬斯克白天管理SpaceX,然后抽空理出特斯拉的業務和產品戰略,還要管理SolarCity的數千萬美元投資。
2008年,馬斯克接管了特斯拉擔任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特斯拉的Roadster也開始投入生產。但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也把特斯拉卷入麻煩。好在,在圣誕前夕,馬斯克獲得了足夠的資金來維持公司的運營。
2010年,特斯拉上市,馬斯克的雄心壯志繼續發展。
2012年,他的凈資產達到10億美元。
2013年,馬斯克提出了一種新型交通運輸系統設計,叫Hyperloop。系統使用真空管,以高達600英里/小時的速度噴射客艙。雖然,馬斯克并沒有自己成立相關的公司,特斯拉和SpaceX的工程師聯手公開發布了設計。
這個時候,馬斯克同時忙碌于SpaceX、特斯拉、SolarCity和Hyperloop項目之間。
2013年,特斯拉迎來第一個有利潤季度。然而,接下來很久特斯拉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直至2016年。與此同時,馬斯克依舊馬不停蹄地冒出各種新項目。
2015年底,他聯合創辦了一個名為OpenAI的研究小組,旨在研究和推送人工智能項目以惠及全人類。他還為項目帶來了10億美元資金。(不過今年,馬斯克宣布退出OpenAI。)
2016年,馬斯克又成立了Neuralink,該公司試圖找到一種可以讓計算機和人腦直接進行交互的方式。然后還有Boring Company,這家公司打算建造隧道,利用另一種新的技術——電動滑軌——來運輸乘客和貨物。
這一年,特斯拉競標SolarCity,交易最終在2017年初完成。
所以,這時候,馬斯克主宰了七個項目。
這一年,也是他在特斯拉的責任真正開始堆積的一年。內華達州的Gigafactory(“超級工廠”)開始生產電池。特斯拉也開始生產Model 3,借著這款平價車,特斯拉希望證明自己可以成為量產汽車制造商。
同時,特斯拉開始重建波多黎各的電網,并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鋰離子電池,而馬斯克則開始搗鼓他的Boring Company,并銷售了定制帽子和火焰槍。
但是,等到特斯拉財報出來時,市場一片“失望”。分析師提出大量批評和質疑,甚至有人還懷疑公司是否為“龐氏騙局”。
在公司解雇了數百名工人之后,特斯拉受到了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的投訴。馬斯克說的“生產地獄”即將到來,他的一些工廠工人似乎也同意。特斯拉面臨多個糟糕工廠工作環境的報道。更不用說,一再錯過的Model 3生產目標。
2018年,馬斯克把一輛特斯拉汽車送進了太空。但特斯拉依舊面臨一攤子事。公司的生產目標始終是難以解決的痛。
在生產臨時暫停后,特斯拉宣布公司將全天候運營生產線以實現Model 3的產量目標。馬斯克也承諾,將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出一款能夠在美國自動駕駛的汽車,并表示特斯拉將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實現盈利。同時,公司也面臨各項訴訟和指控,包括誤導投資者和員工歧視等。
但是馬斯克把目標設定地更高。
截至4月中旬,特斯拉的市值約為500億美元。而在接下來的十年里,馬斯克希望公司市值增長到6500億美元。
所以,到目前為止,馬斯克并沒有放慢腳步。這可能會導致特斯拉和華爾街之間的關系更加不穩定,而馬斯克的遠大前景也變得撲朔迷離
關鍵詞: 外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