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京東金融研究院 與工信部下屬的信通院聯合撰寫的《區塊鏈金融應用白皮書》公開發布,白皮書所選取的10個金融應用場景,使用的都是聯
本周,京東金融研究院 與工信部下屬的信通院聯合撰寫的《區塊鏈金融應用白皮書》公開發布,白皮書所選取的10個金融應用場景,使用的都是聯盟鏈技術。
京東金融研究院院長孟昭莉認為,相對于公有鏈,聯盟鏈技術更為成熟,而且聯盟鏈大多以商業契約方式開展合作,更符合金融應用的需求,以聯盟鏈為切入點最具可行性。
近來,國內一線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入場區塊鏈,難道區塊鏈真是引領下一個時代的風口?
巨頭熱捧區塊鏈
京東從不掩飾對于新技術的熱誠。
近幾年,京東針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無人倉儲等新興領域的投入巨大,加速了京東向全社會提供“零售即服務‘Retail as a Service, RaaS’”的零售基礎設施服務的步伐。
京東首席技術官張晨曾表示,區塊鏈作為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在京東所在的零售領域有著非常多的結合場景。
實際上,除了京東悄然布局區塊鏈之外, BAT等互聯網巨頭也都早早在區塊鏈技術和應用方面進行了布局。
去年5月,百度推出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所ABS產品“百度-長安新生-天風2017年第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進入ABS領域的資產,能保證過程是透明和不可篡改的。兩個月后,百度又推出名為“BaaS”的商業級區塊鏈云計算平臺,幫助企業聯盟構建自己的區塊鏈網絡平臺。同年10月,百度金融加入Hyperledger“超級賬本開源”項目,成為基金董事會核心成員。
去年3月,阿里巴巴與普華永道合作共同開發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系統來減少食品假冒。8月,阿里健康與江蘇常州市合作我國首個基于醫療場景的區塊鏈應用“醫聯體+區塊鏈”試點項目,同期還投資了用于發行和交易區塊鏈智能證券的平臺Symbiont等。
騰訊的動作略早些,2016年5月由騰訊牽頭成立的微眾銀行在深圳發起了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正式標志騰訊已經進軍聯盟鏈;同年6 月,微眾銀行又推出基于騰訊云的聯盟鏈云服務;9 月底,微眾銀行在上海區塊鏈國際周期間又與萬向集團達成了合作協議。
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參與讓區塊鏈風口來的更加迅速,BATJ的歷次投資經歷讓大家更相信區塊鏈的落地,小米、360等推出基于區塊鏈的游戲,阿里京東的物流、物品溯源、打假,都是區塊鏈技術具體落地的典型。
白皮書為何選擇聯盟鏈
“聯盟鏈”是指由若干個機構或組織共同管理的區塊鏈,只允許特定的機構或組織在特定的節點讀寫和發送交易等一系列活動。各個組織共同記錄交易數據,聯盟鏈本質上仍然是一種私有鏈,只不過它比單個小組織開發的私有鏈更大,卻又沒有公有鏈這么大的規模,可以理解為它是介于私有鏈和公有鏈之間的一種區塊鏈。
聯盟鏈的特點是:
1、部分去中心化
2、可控性較強
3、數據不會默認公開
4、交易速度很快。
根據以上這幾個特點,聯盟鏈可以無縫應用在金融業務的實際過程中。
首先,現有金融領域的登記、清算和結算涉及多個參與主體。各個主體之間的標準不統一,因此擁有一個可信任的跨境交易中介非常重要。部分中心化剛好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又避免了完全中心化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其次,由于中介機構的局限性,中介機構信息的處理取決于人工,且需經過多道人工之手,從而使得每一筆匯款所需的中間環節消耗了大量資源。運用區塊鏈技術之后,效率將有所提升,且便于查詢追蹤。
再次,大數據模式下的數據安全存在隱患,隨著數據量的增長,龐大的數據庫在數據安全性上面臨挑戰。金融業因其特殊性,對數據安全的要求更高,區塊鏈獨特的不可逆特性使得一切都透明可見。
如今匯款需要3到7天的,股票交易需2到3天,銀行貸款交易平均時間高達23天,SWIFT網絡經常花好幾天的時間去進行清算和結算。另外在現有金融體系下,結算并不是實時的,這就導致很多事情無法立即執行,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就在這塊。
當然,加入聯盟鏈好處也會很多,比如解決交易的信任問題、降低交易成本、一起查看非隱私的公開數據以及得到聯盟鏈上的獎勵等等。
聯盟鏈在金融場景的應用
隨著居民消費水平提高,消費信貸的增長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金融機構消費貸款也保持高速增長,2004-2017年金融機構消費貸款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3.69%。
此外,由于互聯網金融公司發放消費貸款多以網上購物為消費場景,并具有頻率快、金額小、數量多、覆蓋人群廣等特點,業務需求增長迅速,互聯網消費金融貸款呈現井噴之勢,2011-2016年間互聯網消費金融貸款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64%。
京東金融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金融應用白皮書》指出區塊鏈金融應用的10大場景,包括資產證券化、保險、供應鏈金融、場外市場、資產托管、大宗商品交易、風險信息共享機制、貿易融資、銀團貸款、股權交易交割等。
金融的本質是風險控制,風險控制的基礎是有效數據。區塊鏈技術其特有的數據確權、溯源、普適性的底層數據結構、合約自動高效執行等特性,為金融領域的深刻變革孕育了強大的發展潛力。首先,區塊鏈有助于解決金融數據的安全問題。區塊鏈通過P2P網絡中多個參與計算的節點來共同參與數據的計算和記錄,并且互相驗證信息的有效性。其次,區塊鏈有助于解決金融領域的信任難題。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所有市場參與人均可無差別獲取市場中所有交易信息和資產歸屬記錄,可以有效降低企業間的信任成本,區塊鏈技術的實時結算也降低了支付結算環節的出錯率。
京東金融研究院院長孟昭莉解釋稱,從當前的技術水平和信用體系完備程度來看,公有鏈和私有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缺乏可操作性。一方面,公有鏈的技術還遠未成熟,其完全去中心化的特點,與金融交易的相對私密性存在天然沖突,實際應用層面存在諸多現實問題;另一方面,私有鏈與傳統中心化交易處理系統無異,傳統場景中的痛點無法完全克服。
可以看出,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并非簡單的線下流程線上化,也非聳人聽聞地對傳統業務的顛覆和取代,而是對行業的賦能和增效。
可以預見的是,伴隨互聯網巨頭的紛紛入場,未來在聯盟鏈上的競爭將不止于底層技術的完善程度,還有更加精準的落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