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球金融科技(杭州)峰會上,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杭州區塊鏈技術研究院(簡稱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
3月26日,在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球金融科技(杭州)峰會上,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杭州區塊鏈技術研究院(簡稱“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發布了中鈔絡譜區塊鏈登記開放平臺(簡稱“中鈔絡譜”,英文名稱為Blockchain-Registry-Open-Platform,簡稱“BROP”)。
中鈔絡譜是國內首個由“國家隊”研究并發布的區塊鏈技術產品。
2017年9月,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在杭州正式成立了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這是一家銀行卡制卡行業中唯一的國有獨資企業,作為人民銀行的下屬企業,直接隸屬于我國法定貨幣印制機構——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在3月26日發布之前,BROP平臺已經通過了產品測試,主要參與測試的有銀行和司法存證企業。根據發布會當天的信息,目前已經有15家企業和BROP平臺合作,其中包括了司法機構、憑證機構和銀行,如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國家金融IC卡安全檢測中心、杭州銀行、上海儀電溯源、浙江數秦科技和杭州安存等。
應用多樣化的可信平臺
“絡譜這個名字包含了我們整個團隊對它的期望,希望它能夠成為網絡世界新的圖譜。”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峰希望這項平臺能夠給中國的區塊鏈行業發展注入新的力量,作為中鈔的第一個區塊鏈產品,它能發展為一個可信的自成長平臺。
張一峰十余年來先后在國有科研院所、跨國外企和央企研發機構從事電子支付領域的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活躍在區塊鏈技術結合金融領域應用的最前沿。他和他的團隊從2015年初就開始參與到央行數字貨幣課題研究,一直致力于央行數字貨幣技術研究和區塊鏈在金融等領域的前瞻性應用與實踐。
早在2016年,他就認為,在未來5年,中國將經歷一場電子貨幣化的變革,電子貨幣時代即將來臨。
作為一個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開放式可信登記平臺,BROP通過底層區塊鏈聯合各合作方對用戶身份、數字憑證和存證數據進行可信記錄,為企業用戶提供可查詢、可驗證、可監督的權屬登記和信息公示服務。
BROP平臺的設計理念是在不干涉合作方系統的前提下為合作方提供數據的可信證明,并在此基礎上促進各合作方之間的協作。主要應用場景有食品溯源、政府公示、鑒定證書登記、慈善資金登記、醫療大數據和門票登記與流轉等。例如,在司法投票程序中,人們可以遠程參與投票,BROP可以負責可信地保存和上傳投票信息和結果。
BROP提供的服務還包括區塊鏈的各要素之間互動的服務。例如,針對身份與資產相互關系的數字憑證權屬變更、針對身份與數據相互關系的認證與授權等。
多源異構 打造開放平臺
“首先,我們希望它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張一峰表示,開放的平臺首先意味著是技術的開放。中鈔并不是第一個從事區塊鏈技術平臺的企業,但是BROP平臺希望能夠匯聚各個企業的技術,所以采取的是“多源異構”的策略,要形成的不是僅僅一條區塊鏈,而是一個鏈的網絡,技術的架構是非同質化的,不同的參與方在接入BROP平臺可以保留自己的系統。
其次,是數據的開放。傳統的中心化數據平臺是對數據的壟斷,但是區塊鏈技術的特別之處在于參與和見證的人越多數據也就越安全,BROP讓所有的參與方能夠共享整個平臺內開放的信息,達到數據共享和數據安全同步的效果。通過BROP的服務,各參與方都可以對存證信息和數字憑證進行跨機構認證和流轉,實現各獨立參與方之間的去中心化互信協作。
最后,是開放的合作。BROP系統的另一個功能是讓更多的、不同領域的區塊鏈應用能夠通過這個平臺得到發展,也能在發展期間互相促進,一些基礎性的區塊鏈應用能通過BROP和其他參與的個人以及機構合作,從而達到互惠互利的效果。同時,一些想嘗試區塊鏈但是還沒有成熟技術的企業也可以參與合作。
另外,目前國內的區塊鏈技術在隱私保護上還有許多不足,張一峰認為這個問題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底層的、關于密碼技術上的問題,他表示總體來說區塊鏈目前還是處于一個早期階段,還有很多未知的挑戰會隨著應用的深入漸漸浮出水面。BROP登記平臺也還在繼續研究隱私保護,張一峰坦言,現在還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但是,在應用層面上中鈔團隊嘗試了一些方法去保護用戶的數據隱私和數據安全。
目前,BROP采取的方式是在應用層面針對不同用戶群體采取不同策略,把核心數據保存在區塊鏈上,并對用戶的隱私進行適當脫敏。一些信息不宜在平臺上共享的合作方只需要把數字簽名存在系統上,這樣就能滿足對方數據證明服務的需要,用戶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數據,不用擔心自己隱私的泄露。
據悉,在未來,中鈔區塊鏈研究院還會繼續開發和更新版本,逐一開拓BROP登記平臺的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