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2020_国产免费成人_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_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久久夜色_美国超碰在线_男人天堂tv

您的位置:首頁 > 管理 >

老賴們無處可逃...“信聯”的成立將帶來哪些影響?

2018-02-27 10:09:00 來源: 網易

個人征信機構試點工作邁入第四個年頭,首張牌照終于下發!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央行官網公告信息欄出現了一份《設立經營個人征信業務的機構

個人征信機構試點工作邁入第四個年頭,首張牌照終于下發!

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央行官網公告信息欄出現了一份《設立經營個人征信業務的機構許可信息公示表》,表中信息顯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下稱“百行征信”)的個人征信業務獲得央行許可,落地深圳,并核準董監高任職資格。

這是央行頒發的首張個人征信牌照,有效期至2021年1月31日。百行征信業內稱為“信聯”,個人征信牌照下發意味著“信聯”將正式開展個人征信業務。

百行征信什么來頭?

根據公示相關情況,百行征信注冊資本10億元,最大股東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持股36%;其余八位股東分別為

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

騰訊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

鵬元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中誠信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考拉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中智誠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北京華道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外的八家企業,在中國征信行業各有神通:

芝麻信用,可以借助淘寶、天貓的交易記錄以及支付寶交易記錄,來判斷一個人、一個商戶的信用;

騰訊征信,則利用社交工具和微信支付記錄等信息,來判斷一個人的信用;

深圳前海征信,可以依托平安集團數以億計的企業和個人客戶,以及其在平安銀行、平安保險的記錄進行分析;

而中誠信征信、中智誠征信、鵬元征信、考拉征信、華道征信等則是各個細分領域的傳統征信公司。

數據顯示,全國目前共有200多家網絡貸款公司,8000多家小額貸款、消費金融公司,它們擁有用戶大量金融數據。此外,阿里、騰訊、京東等從事互聯網金融的平臺,還擁有客戶海量的社交、購物、出行、網絡金融服務等信息。而“信聯”主要目標就是將這些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共享。

公示信息顯示,百行征信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裁為朱煥啟。根據相關資料,朱煥啟現年57歲,曾就職于央行貨幣政策司,后曾任職人民銀行大連支行黨委書記、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大連市分局局長,此后亦曾擔任匯達資產托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此外,董事中有3位來自央行系統的人員,有2位來自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8家征信公司也分別派出一員擔任董事或監事。

百行征信的個人征信業務服務對象為從事互聯網金融個人借貸業務的機構,該類機構是信用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征信機構的重點服務對象。此外還包括銀行等從事放貸業務的傳統金融機構、公檢法與金融監管等相關部門、個人信息主體、從事征信和反欺詐服務的第三方符合資質要求的機構等。

為何要設立信聯?危險的共債

近來,互聯網金融機構在經營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用戶信用信息,但由于信息共享和風險聯動預警存在不足,“過度多頭借貸”“詐騙借貸”等亂象屢見不鮮。

“閃電借款8700元、拍拍貸5500元、用錢寶3700元、信而富1800元、2345貸款王2500元、閃銀4000元、京東白條7000元、借貸寶43000元……”——2017年,時年24歲的王峰(化名)曾向媒體歷數他在各個現金貸平臺的貸款金額。

像王峰這樣的“薅了羊毛”就飛走的“羊毛黨”,暴露了現階段征信業務的短板:只能看到客戶在哪些平臺上借了錢,但不知道具體借款數額是多少。在信息割裂大背景下,每個人的信用成為孤島,好人無法被認識,壞人無法被甄別。

有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在2017年四季度時,現金貸申請者共債比例還超過80%——危險的共債意味著,各個互聯網金融平臺在玩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用戶在平臺B借新債償還平臺A,然后借平臺C償還平臺B,一旦用戶資金鏈斷裂,最后接棒的那個平臺,將承受這一損失。

從央行的公示來看,阿里巴巴旗下的芝麻信用、騰訊征信、考拉征信、前海征信等多家互聯網征信平臺的數據有望打通。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此前曾稱,信聯意在為央行征信系統補充,主要服務對象為互聯網金融個人借貸業務機構,且數據共享。換言之,就是把央行征信中心未能覆蓋到的個人客戶金融信用數據納入,構建國家級的基礎數據庫,實現行業信息共享,以有效降低風險成本。

老賴們無處可逃...

那么“信聯”的成立將帶來哪些影響?一句話總結就是:老賴們在金融市場上的不良記錄將無處遁形!

目前辦理金融信貸業務時,各金融機構都只認可央行出具的個人征信報告。隨著互金行業的發展,個人網絡借貸迅速增加。由于央行征信系統沒有覆蓋P2P平臺等機構,加之各家機構通常把個人信息看成核心私產,不愿共享或共享信息數據失真,導致各平臺、各機構之間存在“信息孤島”,個人多頭借貸、過度借貸、騙貸等行為不斷。如果有人在某個P2P平臺借款不還,依然可以在其他平臺借到錢,這嚴重擾亂了信貸行業的正常發展。

百行征信的設立即是劍指于此,意在全面整合征信信息,覆蓋傳統金融的征信盲點,形成一個龐大的征信數據庫,共享個人征信信息,化解信息孤島困局。這樣一來,老賴們在金融市場上的不良記錄都將無處遁形,不僅能有效遏制“過度多頭借貸”“詐騙借貸”等亂象,還有利于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不過現在,社會大眾對個人征信還存在一些認知誤區,比如擔心個人征信會泄露隱私,或征信信息被過度使用,出現安全隱患。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信聯的個人信用信息以個人負債信息為主,與負債密切相關的其他信息為輔。作為征信機構需要遵循有限信息共享原則,一般只共享企業和個人的債務及其相關信息,不要求也不需要與債務無關的信息。

百行征信的成立對征信信息的范圍進行了嚴格界定,對相關制度的邊界也進行了明確。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保障個人信息主體的同意權和知情權。其中,采集個人信息、查詢使用個人信息都必須獲得個人信息主體授權,且特定用途特定授權,禁止一次授權反復使用、無限使用。此外,個人信用信息將主要應用于借貸等經濟交易場景,不得將個人信用信息用于社交、婚戀等與借貸活動無關的場景。

基金報讀者都在看

股民沸騰了!200多天最強:創業板暴漲3.6%,背后有7大利好(新增50億巨資潛伏)

剛賺夠1萬倍!巴菲特股東信10大要點:加杠杠炒股易煩躁,百萬賭局大勝對沖基金

570億元!吉利"買"下奔馳?成母公司最大股東!吉利股價兩年漲10倍

投行圈炸鍋!證監會放大招:IPO被否企業三年內不得借殼,殼股再遭打擊?!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關鍵詞: 老賴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