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55省道穿越南昆山景區而過,卻被人跨路建起了牌坊,還設卡向途經車輛上的乘客收取每人次30元的門票。近日,惠州市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此舉遭
S355省道穿越南昆山景區而過,卻被人跨路建起了牌坊,還設卡向途經車輛上的乘客收取每人次30元的門票。近日,惠州市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此舉遭市民投訴,質疑其涉嫌“攔路收費”。
新快報聯合廣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DV現場》欄目記者到南昆山所屬的惠州龍門縣走訪調查發現,雖然當地多個部門均稱景區如此收費經過批準,但卻無一拿出相關文件。廣東省公路事務中心則表示,收費站系旅游區“私自設立”,該部門曾與當地交涉多年,卻沒有結果。
■新快報記者 朱爍然 實習生 曹文成
街坊報料
途經省道卻被收景區門票錢
回先生是一名航拍愛好者,前段時間,他和朋友駕車到廣州增城航拍瀑布。“那天拍完后時間還早,我就開著車沿355省道繼續往里(東邊)開,結果就開到了南昆山那一段。”回先生回憶,當時他是沿著省道前行的,并未進入真正的景點,卻被南昆山旅游區的工作人員攔了下來。
“(工作人員)敲我們的車窗,就問我們總共幾個人。”回先生稱,對方要求收取每人30元的景區門票,但自己一行人并無意游覽南昆山,于是選擇掉頭原路返回,“白白開了半個多小時的山路”。
離開后,回先生越想越不對勁。“那條道是通到惠州的,是省道,我又沒進景區,你不應該把省道攔了當作自家的路。”回先生于是決定向媒體反映此事。
記者體驗
一段路兩頭都設桿收費 每人次30元
為一探究竟,1月22日,新快報記者前往該路段調查。沿S355省道南昆山段自西向東方向行駛,約30分鐘車程后,一座十多米高的牌坊橫跨在省道上,“南昆山”字樣的牌匾下設置了兩道收費桿,直接將省道攔路截斷。
見記者的車輛開近,一名工作人員走上前來敲車窗。“你好,這是森林公園,收費的,30塊錢一個人。”記者提出這里是省道后,工作人員解釋稱,他們收的不是汽車的過路費,而是景區的門票。
記者解釋稱,此行目的并非旅游區,僅僅是路過,但卻遭到工作人員的盤問,要求記者說清楚具體的目的地。得到記者將前往惠州的答復后,工作人員建議記者掉頭走另一條路。
新快報記者再三保證不會去旅游區游玩后,工作人員才非常不情愿地放了行。隨后,記者通過無人機觀察發現,之后開過去的幾輛車同樣遭到了阻攔。
隨后,沿著S355省道繼續往惠州龍門縣永漢鎮方向行駛,數公里后,記者又來到一處懸掛“蕉坑收費站”的收費點,這一段的省道同樣被收費桿攔停。記者驅車駛離該收費站,在附近兜了數圈后返回開往廣州方向,果不其然,蕉坑收費站的工作人員攔下了車,要求記者按車上人數購票。
景區回應
對過境車輛不收費 但逗留過長罰10倍
為了進一步調查,記者掏90元買下了3張門票,并前往南昆山游客服務中心求證。在這里,一名工作人員大方承認,收費站已經存在很久,門票錢正是景區所收。
見記者不解,該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稱,按照規定,這兩處收費站僅面向游客收取景區的門票費用,對于過路的車輛并不收費,但如果發現過路車輛逗留時間過長,則要罰款。“大概能算到你(滯留)多久時間,有監控看的。”工作人員說,如果超過一定時間過境車輛仍未到另一側出口,一旦被巡邏隊查到將處以門票錢10倍的罰款。
部門回應
龍門縣旅游局
收費標準經物價部門批復
新快報記者查閱相關法律法規發現,根據我國《公路法》第九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公路上非法設卡、收費、罰款和攔截車輛。那么,南昆山景區在省道設卡收費的行為是否經過有關部門批準呢?
1月26日上午,新快報記者以市民身份來到惠州龍門縣旅游局查詢,了解來意后,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南昆山的收費站是“省里物價局批準的”,記者追問后,對方坦承批準的實際上是收費標準,至于收費站本身有沒有經過批準,該工作人員則沒能正面回答。
龍門縣發改局
省道設卡問題應向交通局了解
物價部門批準允許在省道上收費?在“收費站”的收費告示上,的確有惠價[2006]32號、龍價[2006]14號的核準文號。為了進一步求證,新快報記者來到龍門縣發展與改革局(原物價局職能已并入該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南昆山的門票收費“肯定經過批準”,且在景區內明碼標價,建議記者到原物價局辦公地址查詢批復文件。
發改局能批準在省道上設卡收費嗎?面對記者的追問,上述工作人員表示,S355屬于省道,“物價就是對于收費收多少錢作規定,在省道上設卡就不是我們的權限范圍。”該工作人員反復強調,具體到省道設卡的問題,應該找當地交通局了解。
龍門縣地方公路路政管理所
省道由當地公路局負責管理
根據指引,記者又來到位于龍門縣交通運輸局,龍門縣地方公路路政管理所正在此處辦公。不過,記者剛走進其辦公室詢問數句,工作人員就連連表示,這里負責管理的是當地的縣道、鄉道、村道等鄉村公路,省道的管理應由惠州市龍門公路局負責,有設卡行為由后者處理。
龍門公路局
設卡設點須有批文手續 可向縣信訪局反映
在龍門公路局,兩名工作人員承認,涉事的S355省道的確由該局管理,但“這是景區道路,公路歸我們管,但是景區門票不歸我們管”,設置收費桿也是當地政府批準的,收費問題則要向物價局反映。
那么,景區又能否在省道上興建牌坊呢?公路局工作人員坦承,省道兩側15米內系省道控制區,該范圍內任何建筑物都是違法的。“它(牌坊)不單只在15米內,更直接在省道上,但是它設卡設點必須有批文有手續。”工作人員回應稱,至于設卡設點是否有批文,該局“作為(縣政府)下屬單位不敢去猜測它,你可以去縣政府或縣信訪局反映”。
龍門縣信訪局
物價局同意設卡 公路收費應找公路局
在龍門縣信訪局。記者剛一進門,信訪工作人員就建議記者撥打12345反映情況。工作人員稱,如果涉及公路收費,可找公路局了解。
在記者的堅持下,信訪工作人員致電南昆山景區咨詢,隨后回復稱系“(景區)工作人員沒有做到位,正常情況下是應該詢問過路人是否屬于過路或者探親的,不是進景區旅游都不應該收費的”。那么,當地能否提供關于設立收費站的批復文件呢?信訪工作人員表示,收費許可文件由當地物價局規定,建議記者前往了解。
省公路事務中心
省道不應設卡收費 收費站系景區私設
就這樣,記者以市民身份在龍門縣多個部門問了一圈,雖然各部門均表態稱門票的收費有依據,卻始終無法確定收費站是由哪個部門批準建設的。無奈之下,記者撥通了廣東省公路事務中心的電話。
“這個路不應該有收費站的,路是我們管的,但收費不是我們收的。”電話里,省公路事務中心工作人員無奈地表示,這一問題存在十余年了,“收費站”實為當地旅游區私自設立,該部門曾多次到當地查處,多次與旅游區方面交涉,但卻未有結果。
“我們去查的時候,他們就說路過的我們不收,但到景區的肯定要收。”工作人員稱,目前該部門在景區內并未設立收費站,如果市民通過該路段且不是前往景區游玩,景區不應該收取門票。
律師說法
在省道設卡收景區門票
涉嫌強迫交易并影響交通
針對此事,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亮律師表示,根據我國公路法的相關規定,除公路防護、養護需要的以外,禁止在公路兩側的建筑控制區內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構筑物,而景區在省道上修建牌坊和設卡收費的行為,非但與公路防護或養護無關,反而實質性地影響了交通并形成隱患,“如果說有部門批建了,那也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陳亮稱,即便退一步說,該省道屬于收費公路,那么也只能向使用者收取過路費,而不能收取任何與通行這條公路無關的費用,否則就涉嫌“強迫交易”,屬于違法行為,當地相關部門應予以查處。
(報料人:佚名 獎金:300元)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注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發表。
原標題:每人次30元! 省道被南昆山景區“攔腰”設卡收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