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閑置昂貴奢侈品牌包包拆掉改造,這樣的需求如今已經越來越普遍。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改造的樣式也比較多,例如,一個包可以改成多個
把閑置昂貴奢侈品牌包包拆掉改造,這樣的需求如今已經越來越普遍。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改造的樣式也比較多,例如,一個包可以改成多個小包,以及凳子、鑰匙扣、手機殼、飾品掛件等。改造師會根據顧客提供包的可使用面積,和顧客一起探討決定版型。
改造價格在800至3000元人民幣不等
“一萬多元買的包,用舊了,扔掉怪心疼的,放著怪可惜的。”小杜就曾把一個大的LV旅行包改成了6個小包,剩下的邊角料還做了個裝飾掛件,且沒花一分錢。“我有兩個舊包,一個用來改造,一個用來寄賣,寄賣的錢抵作手工費還有剩。”
“每個包都是純手工制作,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設計師溝通。”隨著消費者個性化消費需求進一步增強,如今認可手工皮具的人越來越多,可供大家體驗的皮具改制DIY店也讓大家愈發了解這一領域。
根據記者觀察,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迷上了奢侈品舊包改造。以小紅書為例,近期有很多博主紛紛曬出對奢侈品包包進行二次“開發”的筆記或視頻,這些改造內容引來了大批粉絲觀看點贊、留言互動,也成功帶動了很多人參與其中。
目前,皮具改造行業收費標準不一。據悉,奢品包改造費用按照款式、大小和工藝來計算,通常價格區間為800—3000元人民幣不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一些輕奢品牌本身價格不太高,改造的成本可能會超出原本包的價格。因此,被送來改包的更多是一線大牌。
改造需求帶動相關配件銷量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旺盛的改造需求還催生了行業新商機。在電商平臺上,有專門針對LV、Gucci、愛馬仕等各大熱門奢侈品牌外包裝改造中所需五金、包帶等配件的售賣,僅一個銷售鏈接下,就有上千人付款。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除舊包改造外,現在奢侈品外包裝的買賣是一個熱門方向。以往被丟棄的包裝盒、袋,搖身一變成為搶手貨。一位網友在小紅書改造視頻留言表示,自己利用LV的防塵袋做了一只背包,并搭配了香奈兒的黑色絲帶,既擁有了一只專屬自己的“限量版”,又享受到了改造過程中帶來的樂趣。
據機構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境內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為4710億元,是2019年的兩倍。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個人奢侈品消費市場,這也為奢品包改造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大多數女生都會有兩三個閑置的包。”業內人士認為,在“放著也是放著”的心理驅動下,市場存在十分龐大的潛在消費群體,加之手工皮具工藝是相通的,很多手藝人都可以涉足這一領域,奢品包改造領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改造后的“新款”包包算不算侵權?
那改造后的“新款”包包算不算侵權呢?泰和泰(深圳)律師事務所白玄律師表示,如果僅是對自己購買的商品進行細節、局部的DIY,目的也僅是用于自己欣賞使用的,一般是不構成侵權的。但如果對奢侈品的改造行為,達到了足以一般人產生誤解的程度,比如將某奢侈品特有的標志性的LOGO、圖案取下去DIY其他商品,甚至擅自將其出售的,則可能涉嫌侵犯原品牌商標權等合法權益。
此外,一般承接改造的手工店,作為專業服務人士,負有比一般人更高的審慎義務。接到此類委托,手工店首先要確認委托人的改造目的,是否涉及出售(最好是書面確認,并做風險提示),如果手工店明知委托人是為了轉賣卻又進行改造,那么需負相應法律責任;其次,對改造方法和改造后的效果,手工店也要遵循“不會導致其他人對改造后的商品產生誤解”這一原則,謹慎處理。若委托人改造行為被認定為侵權,那么手工店也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記者 文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