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火漸瀉,廣州二手房進入買方市場。據市場機構克而瑞數據,2022年1月至7月,廣州二手房月均成交不超7100套,僅3月單月突破8000大關。而在2
虛火漸瀉,廣州二手房進入買方市場。
據市場機構克而瑞數據,2022年1月至7月,廣州二手房月均成交不超7100套,僅3月單月突破8000大關。而在2021年,這一數據為月均9592套,2020年為月均10113套。
成交量逐步走低,背后因素眾多,與宏觀經濟政策相關,也與地方政府調控密不可分,比如二手住房交易參考價發布機制——這一機制頒布于2021年8月31日深夜,由廣州市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形成,首份清單覆蓋市內96個小區,參考價格普遍低于市場實際價格,部分豪宅盤價差可達1倍。
“二手成交一下子蔫了下來。”一名供職于貝殼的經紀人向記者回憶,參考價制度執行后,他所在的門店業務量節節下降。“珠江新城板塊,最初兩三個月都是零星成交。”
這一現象逐漸在今年得到扭轉。今年以來,中央、省、市接連釋放利好信號,廣州二手房市場自低點回升,成交量小幅上揚。表現在國家統計局數據上,2022年2月起,廣州二手房房價指數已止住跌勢,連續6個月環比上漲。
二手房參考價機制帶來的沖擊,看上去漸漸隱退。“它逐步淡出了廣州二手房市場。”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評價。廣州市同創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卓文認為,“一年將過,是時候回顧這項機制了。”
機制行向何處?后市憑何而立?行至一周年關口,樓市也迎來了新的思考。
調控的“臨門一腳”
新政前廣州二手房價連漲15個月,其中有6個月環比漲幅居于四大一線城市之首
將市場遇冷盡數歸因于二手房參考價機制,不免失于偏頗。實際上,在這項政策出臺前,廣州二手房市場已從高燒趨向降溫。
此輪“高燒”,始于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沖擊,時年中央層面發布了包括房地產行業在內的紓困政策,意在提振市場信心。廣州樓市聞令而動。2020年3月起,白云區部分區域、花都區、黃埔區、南沙區、番禺區先后發布人才新政或完善人才政策,降低購房門檻。與此同時,央行年內三度降準,LPR兩度下調,房貸利率趨勢性下移。
種種因素,都將廣州房價推向新高位。據記者梳理,按國家統計局數據,“8·31”二手房新政前,廣州二手房價連漲了15個月,其中有6個月的環比漲幅居于四大一線城市之首。
樓市鏈條飛速運轉,燒得滾燙,反映在成交量上,亦是如此。
2020年6月,廣州二手房成交量突破萬套水平;之后,深圳、東莞先后加碼樓市調控,外市購房需求涌進廣州,促使8月二手房成交超過15000套。這一萬多套高位水平持續了近一年。
“那時市場增幅比較嚴重,二手房被中介公司當成了業務里最肥的一塊肉,各家都在爭搶,賣家也很強硬。”一名越秀區房地產中介回憶。
這名中介曾接觸過一名意欲“賣一買一”的業主,“開口報價很高,基本跟我們對外報價差不多。”該業主頗為強勢,要求“賣出去的價格必須高于新買的商品房的價格”,中介與其溝通一度陷入僵局。“后來我們領導想了一個辦法,讓這名賣家的新房也在我們這里買,提供渠道優惠。”
這個案例讓前述經紀人大開眼界。“也能看出當時市場是很旺盛的。”
不過,這把火沒有燒太久。2021年4月,住建部約談5個城市政府負責人,強調“房住不炒”,其中包括廣州。4月21日,廣州出臺樓市新政,將9區的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兩年提高至5年,二手房交易稅費大幅提高。隨后,多區收緊人才購房政策。
“4·21”新政效果立竿見影。2021年5月,廣州二手房成交量跌至萬套出頭水平,隨后一跌再跌,2021年6月至8月,成交量均在9000套以內。“已經回到了本輪樓市上漲之前的水平。”肖文曉表示。
隨后,廣州選擇繼續加碼調控,祭出二手房參考價制度。“一個原因是,廣州當時加強了新房價格指導,部分區域出現了二手倒掛一手的現象,引起輿論關注。”肖文曉向記者分析。此外,從房價指數上看,廣州二手住宅價格指數漲勢依舊。
換言之,調控壓力仍在。2021年8月31日晚間,廣州官宣建立二手住房交易參考價發布機制,激起市場千層浪。“相關部門也清楚參考價與實際成交價格存在差距,也預料了可能帶來的影響。”一名接近廣州市住建局的人士稱。出臺新政必然觸發市場調整,短期內“消化不良”不可避免,但為了市場的平穩發展,廣州選擇了直面短期壓力。
市場先跌后升
3月廣州二手房成交量達到8373套,創下參考價發布以來單月成交最高,回升至參考價前水平
二手房參考價機制如同調控的“臨門一腳”,廣州二手房市場再迎降溫。來自克而瑞的數據顯示,2021年9月,廣州二手房成交6191套,10月成交僅5206套,同比大跌51.27%,為全年最低,成交連續6個月保持在7000套以下。
“市場一下子冷清了不少。”一名負責珠江新城板塊的房地產中介評價。珠江新城向來是廣州二手房市場的熱土,但“去年9月、10月基本沒什么成交,個別成交也是因為賣家降價,急于出售”。
話語權從賣方逐漸讓渡至買方。前述中介回憶,當時有部分業主主動降價,看房的人來了一撥又一撥,“掛了好久也沒有賣出去。”
降價依舊無市,一個原因在于買方資金壓力變大。由于參考價與市場價差別較大,絕大多數業主不愿按照參考價售房,而新政發布初期,銀行又將參考價作為發放房貸的依據。換而言之,購房者貸到的錢變少,首付壓力明顯加大。
另一個原因在于房貸審批速度。去年第四季度,銀行紛紛收緊銀根,房貸審批慢以月計,有購房者等了半年還未通過。“有些賣家急著‘賣一買一’,等不了那么久,就會要求買家最少拿出七成首付,或者全款支付。”前述中介說。由此,部分賣家望而卻步。
參考價制度與銀行信貸政策的“聯手”讓二手房市場進入冷卻階段。不過,這一現象在今年得到了扭轉。廣州多名商業銀行支行行長向記者反饋稱,政策下發初期,銀行確實按指導價發放貸款,但后期已逐漸放開,鮮有銀行嚴格遵守。“畢竟現在鼓勵促進購房消費,多數銀行已將此列為重點任務。”一名商業銀行管理人士稱。
貸款審批也摁下了加速鍵。多名中介人士向記者確認,目前普遍一周內可以放款。
疊加其他刺激購房消費的政策,市場漸次復蘇。今年3月,廣州二手房成交量達到8373套,創下二手房參考價發布以來單月成交最高,回升至參考價前水平。4月至今,廣州二手住宅單月成交量均穩定在7000套以上。
房價增速亦迎來緩步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月起,廣州二手房價格指數小幅上揚。以2020年為定基,截至2022年7月,廣州的二手住宅價格指數上漲了12.8%,與2021年7月相比,該指數僅小幅上漲了0.7%。而在參考價制度出臺前,廣州二手房指數高歌猛進,僅用7個月便上漲12.1%。“現在都在去前兩年漲起來的火。”前述珠江新城中介評價。
分化的市場
上半年二手熱門片區和市中心豪宅項目逆勢上揚,而從化、黃埔、南沙三區則市場冷清
從數據上看,廣州二手房市場量價均有回升,復蘇跡象明顯。但肖文曉提醒,“實際上市場是分化的。”
市場“分化”指的是中心區與外圍大相徑庭的市場表現。據克而瑞數據,2022年上半年,番禺、海珠、天河三個二手熱門片區,上半年網簽均超5000套,市中心千萬豪宅項目逆勢上揚。而從化、黃埔、南沙三區則市場冷清,半年網簽量均不超過2000套,即便降價也鮮有人問津。
黃埔區一名房產中介對此感受頗深。他向記者回憶起去年市場大熱時的場景,“有時候我們都不用跟買家介紹周邊配置這些信息,只需要說:‘現在新房限價,周邊二手倒掛5000元/平,買到就是賺到。’買家很快就會心動了。”
這一套話術今年他已鮮少再用,因為“黃埔區二手房價回落了”。據克而瑞監測,昔日領頭于黃埔區科學城板塊的“二手神盤”保利林語山莊,今年上半年成交均價均比去年回落26%,萬科山景城、萬科金色悅府,雙雙下跌16%。
與此相反的是市中心的火熱成交。“豪宅上半年成交很旺,多數都在兩千萬以上,客戶買來用于投資,出手非常果斷。”前述珠江新城板塊中介稱。“只要業主定價不高得離譜,基本不難賣出去。”據機構數據,上半年,廣州千萬豪宅項目均價逆市漲了6.1%。
整體來看,市場已有回升,但中介們不能否認的是,這個成交水平仍比2020年、2021年相差甚遠。“現在鏈家網上二手房掛牌量達到了11.8萬套,房越來越多,但并沒有越來越好賣。”
為了業績,更激烈的競爭不可避免,尤其是市中心。“我們公司經常主動降低傭金吸引二手客戶,利潤空間一壓再壓,盡可能滿足賣家的要求。”前述中介說。盡管如此,他還是在一個月內被“跳單”了三次。“我合同都準備好了,但最后簽約的時候還是被同行撬走,因為同行給了一個低到我不能想象的傭金,簡直相當于倒貼賣房。”
調整時機已到?
在相應階段出臺這個政策必然有其合理性,但到了新的階段,作出調整的時機也到了
二手房參考價機制落地廣州這一年來,市場由跌轉升、由冷轉溫,銀行信貸端也頻吹暖風。“政策正在逐漸淡出市場。”肖文曉評價。“二手房參考價機制在市場過熱時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如今,市場已經開始向前,若做一些適當的調整也是情理之中。”
趙卓文也向記者表述了相似的觀點,他將二手房參考價機制評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的確抑制住了滾動的房價,讓市場回歸理性;另一方面,它也一定程度上壓住了市場的流動性,造成盲盒效應,買賣雙方無法直接看到實際價格。”
由此,趙卓文認為,一年時間將過,政策也到了“需要檢討和回顧的時候”。“‘檢討’不是貶義詞,是個中性詞。”趙卓文強調。“在相應階段出臺這個政策必然有其合理性,但現在到了新的階段,時過境遷,作出調整的時機也到了。”
目前,官方暫未就二手房參考價制度發布調整說明。不過,在克而瑞新近研報里,廣州已被列為“二手房參考價實質性取消”的城市。“掛牌房源價格受指導價限制,但實際交易和銀行放貸已基本不受到指導價影響。”克而瑞稱。
前述接近廣州住建局的人士亦稱,“理論上只是參考價,不強制市場執行。”
參考價逐漸松綁的廣州,其二手房市場將行向何方?趙卓文認為,當下公眾對于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已然改變,信心恢復還需時日,因此,二手房市場的走勢還有待觀察,后續不排除出現新的松綁政策。“二手市場流動起來,才能促進整個市場健康發展。”
肖文曉表示,上半年廣州一、二手市場均呈現了漸進復蘇的態勢,這一趨勢會延續至下半年,但過程會稍顯曲折。“目前市場遇到的挑戰不僅僅限于房地產市場本身,還有來自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這注定了行業復蘇的步伐可能會比較緩慢、曲折。”
可以確定的是,調控政策已趨于放松。8月24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在涉及房地產的政策方面,提出允許地方“一城一策”運用信貸等政策,合理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信號已經很明確了。”肖文曉說。
(記者 林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