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上市銀行的股東及高管坐不住了。記者通過不完全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南京銀行、重慶銀行、上海銀行、廈門銀行等13家上市銀行獲
越來越多上市銀行的股東及高管“坐不住”了。記者通過不完全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南京銀行、重慶銀行、上海銀行、廈門銀行等13家上市銀行獲得來自大股東或董監高二級市場的增持。業內普遍認為,上市銀行基本面保持穩健態勢,后續走勢值得期待。
僅5月以來,上市銀行便動作頻頻。先是5月6日,上海銀行發布公告稱,其行長朱健等6位公司高管于5月5日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A股股票,合計買入數量為56.5萬股。
5月7日,重慶銀行發布了其關于穩定股價措施實施進展的公告。公告顯示,擬采取由其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第一大股東增持股份,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2662.24萬元。截至5月6日,上述增持主體以自有資金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增持該行股份315.92萬股,累計增持金額2620.92萬元,達到本次計劃增持金額的98.44%。
5月19日,南京銀行也發布了關于5%以上股東增持超過1%的提示性公告。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已有13家上市銀行獲大股東或董監高二級市場的增持。其中包括廈門銀行、浙商銀行、渝農商行等多家銀行先后觸發股價維穩機制,并相繼采取董事、高管或股東增持股份等措施來穩定股價。此外,興業銀行部分子公司、分行及總行部門負責人今年也以自有資金相繼買入公司股票。
這或與二級市場的波動有關。今年二季度以來,上市銀行股價持續回落,上市銀行大多“破凈”。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收盤,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37家市凈率低于1,即“破凈”,該比率接近90%。其中,11家上市銀行市凈率甚至不足0.5。此外,4月初至今,僅南京銀行、成都銀行等4家銀行股價上漲,且漲幅在5%以內,其余A股上市銀行股價均有所下跌,蘭州銀行、招商銀行、重慶銀行等6家上市銀行跌逾10%。
不過,從目前上市銀行大股東及高管紛紛拿出“真金白銀”來穩定股價來看,他們普遍對于其銀行發展抱有信心。而對于未來銀行業的發展態勢,機構人士也認為,隨著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宏觀經濟逐步企穩,銀行資產質量也會維持穩中向好,并使得銀行基本面保持穩健態勢。
(記者 謝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