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細則》強調,公有鏈是定位支持黃埔區區塊鏈產業發展的自主可信的無幣公有鏈;聯盟鏈則是定位支持黃埔區特定行業的區塊鏈應用發展。當
《實施細則》強調,公有鏈是定位支持黃埔區區塊鏈產業發展的自主可信的“無幣”公有鏈;聯盟鏈則是定位支持黃埔區特定行業的區塊鏈應用發展。
當前,區塊鏈正迎強勁風口,地方政策支持力度亦在加大。
10月2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作為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主戰場”,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印發《加速區塊鏈產業引領變革若干措施實施細則》。
此前的2017年底,該區曾出臺廣東省首個區塊鏈政策——“區塊鏈10條”,這也是國內支持力度最大、模式突破最強的區塊鏈政策,此番的《實施細則》是政策細化和強化。
《實施細則》首先提出,鼓勵設立10億元規模區塊鏈產業基金,吸引社會資金集聚形成資本供給效應,為企業提供天使投資、股權投資、投后增值等多層次服務,建立“多基地+大基金”分布式金融生態圈。不過,文件補充表示,該基金將由區屬國企發起設立,方案將另行研究制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獲悉,此番升級區塊鏈支持政策,將重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基礎研究,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安全透明可靠的技術支撐。
《實施細則》突出區塊鏈原始創新,明確每年將擇優選擇2個開展區塊鏈公有鏈、聯盟鏈建設項目的企業或機構,采取事后補助方式,按其實際投入研發經費的50%給予補貼,其中區塊鏈公有鏈建設項目最高補貼1000萬元、區塊鏈聯盟鏈建設項目最高補貼300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實施細則》強調,公有鏈是定位支持黃埔區區塊鏈產業發展的自主可信的“無幣”公有鏈;聯盟鏈則是定位支持黃埔區特定行業的區塊鏈應用發展。
與此同時,該區還將深化區塊鏈融合應用。從對應政策來看,《實施細則》提出,將對使用區塊鏈示范項目信息服務的企業或機構,每年擇優選擇20家企業或機構,采取事后補助的方式,按其實際支付費用的50%,給予每家最高10萬元獎勵;對提供區塊鏈示范項目信息服務的企業或機構,區塊鏈應用示范累計建設達到30個節點、50個節點以上,且有效交易量累計達到1000筆、5000筆以上,一次性給予獎勵30萬元、50萬元。
《實施細則》還提出,將共創大灣區價值網絡,具體包括,將支持香港、澳門的企業或機構落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塊鏈創新中心、離岸孵化基地等平臺,按每年最高100萬元給予場地補貼等扶持經費。按每月每平方米最高75元的標準予以場地補貼,如每月每平方米實際租金小于75元的,按合同實際租金予以補貼。
同時,共建大灣區交流中心,鼓勵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塊鏈產業協會、聯盟等組織,精心策劃開展投融資路演、成果推介、資源對接、文化沙龍等活動,開展區塊鏈場景體驗、虛擬互動、創客講堂、知識展覽等科普活動,按其實際經費投入的50%,給予最高100萬元活動補貼。
每年,該區還將重點培育1-3家區塊鏈未來行業領軍企業,優先提供政務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在現行企業研發費用補助政策基礎上,對年度研發經費投入2000萬元以上的,對超出2000萬元以上的部分按照10%給予額外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補貼1000萬元。
此外,該區將支持國內外高等院校、專業機構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建立人才合作培訓或訂單式培養機制,采取事后補助的方式,每年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并且,還將開展全國區塊鏈創新創造創業大賽活動,設立總額不低于1000萬元獎金。(記者:杜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