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設計初衷使賦予個人控制自己財富的權力?,F在,微軟正在試用比特幣區塊鏈,讓用戶重新控制自己的個人身份。在5月紐約區塊鏈周期間
比特幣的設計初衷使賦予個人控制自己財富的權力。現在,微軟正在試用比特幣區塊鏈,讓用戶重新控制自己的個人身份。
在5月紐約區塊鏈周期間,微軟宣布推出其去中心化身份認證項目——身份復蓋網絡(Project ION,identity Overlay Network),該項目利用比特幣抗審查的特性安全地存儲去中心化用戶身份 (DIDs)。
微軟的去中心化身份項目領導Daniel Buchner在“比特幣做播客”節目中說:“我們想讓人們擁有自己身份的方方面面,能夠控制生活中的敏感信息,而之前,我們的信息都是集中化的,我們在網絡上已經失去了很多敏感的信息”。
就像比特幣的假名公鑰一樣,IONNetwork將允許用戶創建去中心化
的數字身份,其目的是作為電子郵件地址和用戶名的不可變的替代品,并可能成為敏感個人數據(從保險細節到數字護照)的保險庫。
這些身份類似Facebook Connect的方式,將被用于無縫訪問在線應用程序,而無需不加區別地交出個人數據。它們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應用,例如通過允許醫生以加密方式驗證病人的醫療信息,或者允許大學生驗證他們的資格。
Buchner說,我們的目標是創建一個“一個去中心化的身份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數以百萬計的組織、數十億人和無數的設備可以在基于標準和開源組件的互操作系統上安全地交互”。
閃電用于身份
盡管全球科技巨頭正在努力開發私有區塊鏈項目,但微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這與該公司在過去幾年所采取的開源方法產生了共鳴。
由于沒有Facebook或谷歌(Google)這樣的廣告網絡,微軟出于自身目的控制用戶數據的動機就更少了,這讓公司可以自由地公開開發未經授權的比特幣區塊鏈。Buchner說“它需要最強大的信任層,不需要集中的參與者,這就是開放的公共區塊鏈”。
雖然微軟的Azure這樣的私人區塊鏈每秒可以處理10萬個交易,但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公共區塊鏈,比特幣以每秒大約10筆交易的速度落后——遠遠不足以滿足數十億去中心化數字身份所能創造的交易量。
為了達到所需的容量,微軟將項目ION建設成了一個第二層網絡,Buchner將其描述為“類似閃電的精神”,但具有非常不同的技術特性——沒有代幣,也沒有簽名。
通過使用底層協議Sidetree,ION批量處理交易,并用單一的哈希將它們固定下來,從而提高效率,并將費用降低到對微軟這樣一家市值10億美元的公司來說只是一個“四舍五入誤差”,預計微軟將為此買單。
建立網絡
為什么微軟準備進行這樣的投資?因為,盡管該公司可能無法從區塊鏈基礎設施中賺錢,但它希望通過最終將在網絡上構建的服務獲得收入。“我們已經是一家企業標識公司。如果我們讓用戶和公司擁有這種身份識別系統,我們就可以開始用這些建立在上面的服務以新的方式賺錢。”Buchner說,“我們對打電話很感興趣,所以我們打算把電線桿和電線搭起來。”
這些電線桿和電線就是網絡節點,這些網絡節點將由微軟及其合作伙伴運營,合作伙伴包括全球數據公司Equinix and Cloudflare。Equinix and Cloudflare是一家互聯網性能和安全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網絡之一。預計這些公司不會壟斷網絡或協議,就像代碼的排列在Ethereum上為了相同的目的而被修改一樣,任何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節點并為自己的ID狀態更改處理數據。
ION是一個早期階段的項目,目前,它只在比特幣測試網上進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預計會有一個主網發布,但是正如Buchner總結的那樣,對于我們這些已經在網絡上傳播了個人數據的人來說,可能為時已晚。“我幾乎覺得,對于我們這些已經出生的人來說,不能再返回娘胎。但是,我們的孩子,即將到來的人們,將有機會重新開始,讓隱私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拉)
關鍵詞: 微軟 IONNetwork 去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