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OKex宣布即將上線的首期項目為積云木(Blockcloud),并公布了OK Jumpstart的銷售規則。OKex CEO Jay隨后發布公開信,稱推出Jumpstar
4月1日,OKex宣布即將上線的首期項目為積云木(Blockcloud),并公布了OK Jumpstart的銷售規則。OKex CEO Jay隨后發布公開信,稱“推出Jumpstart的決定真的很艱難”,并表態“要做就做最好的”。
從Jay的公開信中可以看到三層含義,一是做OK Jumpstart因“市場在逼我們做決定”,意旨各家交易所紛紛開啟IEO模式,并推動了平臺幣的上漲,OKex也不甘落后;二是通過“建立嚴格的項目審核制度”保證質量,發掘區塊鏈行業的Amazon、Google、阿里、騰訊,但對于具體審核標準并未透露;三是采取Utility Token Sale模式,一方面可以放寬KYC的要求,面向更廣范圍的用戶,和幣安等平臺打出差異化。另一方面則可以適當規避Security Token的風險,但其實目前對于Token性質的認定尚存模糊地帶。
OK Jumpstart:采取中簽模式,拉升平臺幣是主要目的
OKex早在去年7月就開始了對IEO這種模式進行了思考和實踐,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融資途徑。半個月前(3月12日),Jay表態OK Jumpstart從技術到產品都已準備就緒,隨時可以上線。
OKex推出IEO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相較于其他交易所的IEO平臺有何不同?
從對象來看,Jay表示其法務團隊在研究美國、瑞士、新加坡等國家的政策引導文件后,決定選擇Utility Token Sale的模式。也正因為是Utility Token,OK Jumpstart銷售規則中完全沒有提及KYC,也沒有提到任何國家的限制。
從模式來看,Jumpstart以預約中簽方式進行銷售,銷售過程包括預約、中簽統計、結果公布單個環節。
從目的來看,OKex上線IEO平臺的考慮,主要包括拉升平臺幣、擴大交易量和日活、吸引新用戶入場,這在其官方周報中已有明確論述:
“對于交易所,IEO也有好處,比如擴大交易量和日活。項目的粉絲會作為新用戶,其資金會隨著項目大量涌入,他們中的一些人最終可能會成為交易所的老用戶。這樣也有利于讓更多的人進入幣圈。”
尤其是拉升平臺幣,OKex毫不掩飾自己對于這件事的企圖,因為中簽的關鍵就是連續持有OKB!不僅預約前7日用戶必須每日持倉至少500個OKB,且持有較高OKB可獲得更高中簽率。
因此,消息公布后,OKB價格聞之上漲,突破2美金,24小時漲幅超過12%。而如果從3月12日OKex首次公布即將上線Jumpstart算起,OKB上漲幅度已經超過150%。
積云木:諾獎得主做顧問,上線前曾與徐明星長談
成為OK Jumpstart首發項目的積云木究竟是個什么背景呢?又為何要進行IEO?
公開資料顯示,積木云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互聯網底層協議,可在包含IP在內的任何系統上運行。正如其名,積木云通過“搭積木”的形式構建底層網絡協議體系,在服務發布、命名空間和通信交流方面,為動態網絡提供持續的連接性支持,并為應用層提供更好的動態性、可信性、激勵性、安全性、公平性和可擴展性支持。
積木云創始人明中行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團隊成員來自普林斯頓、清華、北大等高校,一半以上擁有博士學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Oliver Hart擔任經濟顧問,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經濟學家Hoan Soo Lee擔任項目顧問。
2018年7月,該項目獲得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的120余家機構投資,其中一部分為傳統股權融資。而上線OK Jumpstart的時間會在清明節之后,具體額度、搶購規則需要等進一步的公告。
談及選擇OKex的原因,明中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因和OKex工程院的技術團隊有長期接觸和交流,雙方有著相似的認知維度。尤其是和徐明星長談過,同為程序員出身的他們,對互聯網底層技術、未來產品方向的看法相似。
BLOC代幣是積云木網絡的原生代幣,可用于激勵物聯網服務市場,根據OK Jumpstart的規則,BLOC應屬于Utility Token,而非Security Token,但如何判定的,是否經過豪威測試,尚不知曉。BLOC分配方式為團隊10%,早期貢獻者10%,代幣兌換20%,基金會30%,挖礦獎勵30%。該項目目前還沒有上線任何一家交易所。
據悉,積云木項目進展情況為測試網絡已在內部運行,錢包已開發web端,區塊鏈瀏覽器第一版也已開發完成,整個網絡的底層協議進展順利,部分應用在一些大的企業和合作伙伴中已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