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帶著其銀行客戶再次走近了加密貨幣。六家國際銀行已簽署意向書,旨在使用基于Stellar公鏈的IBM支付網World Wire上發行穩定幣或者以法幣
IBM帶著其銀行客戶再次走近了加密貨幣。
六家國際銀行已簽署意向書,旨在使用基于Stellar公鏈的IBM支付網World Wire上發行穩定幣或者以法幣為支撐的代幣。該網絡承諾讓合規機構進行跨境價值轉移——匯款或外匯,且比傳統銀行體系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目前我們已了解到其中三家銀行的信息,分別是總部位于菲律賓的RCBC、巴西的布拉德斯科銀行(Banco Bradesco)和韓國的釜山銀行(Bank Busan),其余的參與銀行將很快公布。他們將發行電子版歐元和印尼盾,且在“等待監管部門批準和其他審核”,IBM說道。
該網絡于周一上線,雖然這些銀行還在等待監管機構的批準,但目前在World Wire上已經存在一個穩定幣系統,即由總部位于舊金山的初創公司Stronghold發行的以美元為支撐的代幣。“我們稱其為‘限量生產’,”IBM區塊鏈金融服務主管Jesse Lund在談到這個項目的現狀時這樣說。
盡管Stronghold這種基于美元的代幣開放了一個入口,但在美國尚不存在支付場景。在這方面,Lund說,IBM得到了美國監管機構的"正面口頭回應"。
所以我們從美國以外的市場開始,但不久就會讓美國加入這個運作網絡。可能會在今年某些時候,第三或者第四季度。
IBM表示,盡管如此,World Wire在全球72個國家設有支付地點,包括48種貨幣和46個“銀行終端”(包括銀行和貨幣轉移者),人們可以在這些終端發送或接收現金。
除了發行自己的代幣以外,本次合作還為銀行Lumens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性。Lumens是Stellar區塊鏈的原生代幣,當兩種法幣無法進行直接交易時,Lumens可以成為兩者之間的“橋梁貨幣”。Lund表示,World Wire未來 "可能支持其他加密貨幣",但目前只支持Lumens,因為金融機構對加密貨幣的波動性表示擔憂。
就發展銀行支持的穩定幣而言,Lund有一個宏偉的愿景。
隨著越來越多穩定幣的出現,外匯的概念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我們正在非常努力地擴大穩定幣的生態系統,包括添加更多的銀行和更多的法定貨幣——法定貨幣的數字版本——甚至是由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
身處Stellar網絡的IBM
World Wire可能是IBM和Stellar合作的首個大項目,但這個“藍色巨人”已經在這方面默默布局了一段時間,比如在2017年底與南太平洋地區一家名為KlickEx的轉賬運營商合作開展了試點項目。
這都是Lund這個前銀行家對IBM在未來的金融服務中布局構思的一部分。
我們正在企業區塊鏈領域做很多其他的事情。這是一種不同的系統和網絡,IBM正在進行改變。我的意思是,這是IBM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情。
由前Ripple聯合創始人打造的Stellar已經采取了很多大膽的舉措:那么IBM在其中發揮了什么作用?
Lund說,IBM是“網絡運營商”,而Stellar實際上是協議。就IBM的角色而言,其能夠維護支付API和一些核心系統軟件,這些軟件為網絡上的參與者處理帳戶和資金流向等問題。
IBM與世界上大多數銀行都有合作關系,這一點也很有利。Lund還指出,IBM是“當今公開的Stellar網絡中唯一且最可信的驗證者”,這意味著許多其他節點在處理交易時會聽取其意見。
Stellar網絡中有很多驗證者,但每個人都信任我們。因此,在這個共識模式中,我們是一個大錨。
新的收入模式
除了向眾多銀行和監管機構介紹Stellar和穩定幣產品外,IBM的區塊鏈部門還希望通過World Wire探索一種新的收入模式。
這可能是一個明智的策略,因為企業參與者面臨的壓力越來越明顯,要求他們至少展示出投資回報的可能性。
IBM的一位發言人上周透露,該公司將采用按需收費的模式。
在IBM區塊鏈平臺的下一個版本中,我們將開始按小時收費的模式,這樣用戶在構建區塊鏈時,就可以在成本和基礎設施方面擁有更高的靈活性。
World Wire是可以免費加入的;Lund說,參與者可根據他們在網絡中轉移的價值付費。
這就是我們維持收入并支持網絡的方式,也是IBM涉足金融服務業的一種全新方式。
Lund指出,全球支付總額相當驚人,每年跨境交易達到了數千億美元。IBM打算從中收取較低的費用,Lund總結道:
我們并非打算銷售軟件。我說的交易收入是指我們對以區塊鏈為支撐的這個新型網絡的所有權;一切都和全新的交易網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