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合作提速。2月27日,位于深圳的微眾銀行與澳門特區政府設立的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慧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合作提速。
2月27日,位于深圳的微眾銀行與澳門特區政府設立的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慧城市、民生服務、政務管理、人才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
其中,雙方合作的首個項目是基于“WeIdentity”實體身份認證及可信數據交換解決方案展開,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跨機構身份認證和數據合作,為澳門地區的電子政務服務提供技術支持。
在傳統方式中,跨機構、跨部門的個人數據交換存在不少難點。WeIdentity為基于開源區塊鏈底層平臺FISCO BCOS開發,實現分布式多中心的身份標識管理及標準化可驗證的數據交換,以解決了數據孤島、數據濫用等問題,并在政務、醫療、金融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比如,我從粵港澳大橋過來澳門,發現有的車掛了三個車牌,為什么呢?就因為不同地區信息溝通不方便,”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何促進數據跨境使用,目前還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
此前,澳門特區政府于2016年發布《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建設智慧城市。2018年,澳門特區政府通過建設試點云計算中心及落地大數據應用等項目,打通政府部門間數據及提供跨部門應用,已初見成效。未來,澳門科技發展基金將配合特區政府把建設智慧城市工作延伸到非政府機構。
馬智濤表示,雙方為技術合作,不觸碰個人隱私數據。澳門特區對個人隱私保護的要求很高,歐盟GDPR法案對個人隱私也提高要求。因此對區塊鏈而言,要逐步落地、優化基于區塊鏈的可信數據解決方案,澳門是一個非常好的試點。
對于未來,馬智濤表示,該行自去年下半年開展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對核心企業應付賬款進行登記,提供融資服務。“先把業務跑起來,一些合作銀行有意做供應鏈金融,但是缺少相關技術。”
目前,供應鏈金融成為騰訊金融科技、京東金融等互聯網金融巨頭進入的重點領域,一些交易銀行也將其作為下一步重點業務。
馬智濤表示,微眾銀行將基于區塊鏈技術發展供應鏈金融,一是該行自己發展核心企業,二是與城市商業銀行開展銀銀合作,由提供基層技術。
2015年,微眾銀行投入資源發展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目前已實現在區塊鏈技術研發、應用探索、鏈接同業、政府合作等方面的全面布局。該行將保持科技經費投入占全行費用支出比例超過30%,科技人員在全行員工中占比亦高達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