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行業最缺的是什么?人才!2018年區塊鏈創業公司的暴增,人才需求激增。即便到了年末,區塊鏈行業迎來寒流,裁員潮爆發的同時,仍然出現
區塊鏈行業最缺的是什么?
人才!
2018年區塊鏈創業公司的暴增,人才需求激增。即便到了年末,區塊鏈行業迎來寒流,“裁員潮”爆發的同時,仍然出現了技術人才的人才荒。
區塊鏈作為一個伴隨技術研究發展而興起的新領域,受到了各地政府、企業、高校的重視,區塊鏈人才的培養一直備受關注。
2019年,區塊鏈人才培體系已經日臻完善。
目前,除了高校本身開設區塊鏈課程外,區塊鏈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高校+企業”和“政府+高校+企業”兩種。隨著政府對區塊鏈的重視程度加大,未來“政、校、企三級聯動”的模式或將成為區塊鏈人才培養的趨勢。
區塊鏈人才培養全國“開花”
2月24日,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政府與深圳大學、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區塊鏈分會簽署了科技創新合作協議,設立區塊鏈人才培養基地和產業創投引導基金,支持六合的區塊鏈及其關聯產業的融合發展。
與此同時,有媒體報道青島中怡和信集團與青島海洋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建立產學研合作,成立計算技術研究院。據悉,該集團計劃聯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青島海洋大學在城陽區實施人才培養計劃,在計算機、信息安全、數字加密、區塊鏈等專業領域培養高端人才,創建本科生實訓基地、定向培養研究生和工學博士等,為發展軍民融合產業提供人才支持。
2018年12月,由IBM、科大訊飛(36.070,2.92,8.81%)等多個國內外企業合作打造的重慶首個程序員社區“眾萃社區”在沙坪壩正式成立。據介紹,眾萃社區將為當地的移動互聯大區塊鏈、云計算等產業提供人才培育和供應基地。
同月,海南生態軟件園和火幣英才聯合成立“海南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服務基地”。據悉,這是國內首家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服務基地,將與國家相關部委共同研究制定區塊鏈人才培養相關的行業標準和頂層設計,加快布局區塊鏈人才全方位培養,為我國搶占區塊鏈產業發展的制高點以及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打下扎實基礎。
業內人士分析,2018年以來,各地紛紛成立區塊鏈相關人才的培養基地,說明區塊鏈這項技術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政府、企業認可。
黨政領導干部帶頭學習區塊鏈
2018年12月,來自國家主管部委、知名互聯網企業的專家和產業菁英,在首期全國黨政領導干部區塊鏈實務研修班上,為北京、海南、重慶、山東、河南、江蘇等地多位學員授課,這些學員都是來自各級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對區塊鏈行業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
此次研修班共設置了《區塊鏈技術原理及基礎知識精講》、《中央與地方政府區塊鏈政策綜述》、《“區塊鏈+政務”應用思路與典型案例》、《地方政府發展區塊鏈產業的N個要點》、《區塊鏈技術產業應用探索》、《區塊鏈行業的法律風險與防范》等一系列課程,目的就是幫助廣大領導干部加深對區塊鏈技術的理解與認識。
據了解,全國黨政領導干部區塊鏈培訓基地,由人民網(17.420,1.58,9.97%)人民創投與海南生態軟件園共同設立,未來將進一步提高課程針對性,在網信、司法、金融、財稅、外貿、市場監管和企業管理等領域組織專題研修。
區塊鏈人才成全球高校培養重點
作為當前最具革新性的計算機技術之一,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服務、貿易、醫療和供應鏈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各大高校也紛紛成立研究中心、開設相關課程,旨在培養未來區塊鏈領域的現代化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有專家認為,全球高校扎堆開啟區塊鏈技術相關課程及研究項目,將為培養區塊鏈新一代的中堅力量打下基礎。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明確表示,將積極探索基于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智能學習效果記錄、轉移、交換、認證等有效方式,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學習體系。
據《杭州市區塊鏈產業報告(2018年)》全球高校區塊鏈課程統計結果,截至2018年,全球47所高校開設區塊鏈課程,其中美、俄、中三國占據30所,美國12所位于全球之首,中國10所,俄羅斯8所。
▲火鳥財經整理(點擊查看大圖)
據悉,進入2019年,美國開設區塊鏈課程及其相關研究的學校上升至52所,美國排名前十的大學包括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頓、麻省理工等均已開設區塊鏈相關課程。
研究表示,2019年,各大學從原先單一從傳統的密碼學課程中發展出來的技術導向區塊鏈課程,轉為涉及大數據、AI、金融、商學、法學及其他基礎學科的綜合性科學,形式也從授課轉變為了授課與研究并重。
火鳥財經注意到,在眾多區塊鏈人才的招聘要求中,超過80%的區塊鏈相關職位對求職者的技能要求在三項及以上,技術類人才除了需掌握常用開發語言外,還需要對密碼學、共識算法、超級賬本、智能合約等有足夠了解。
▲ 圖片來源:創業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