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明確提出把智慧城市列為2019年重點任務的城市有: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成都、重慶、武漢、濟南、西安等。此名單之外
目前,明確提出把智慧城市列為2019年重點任務的城市有: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成都、重慶、武漢、濟南、西安等。此名單之外,有一個城市正悄悄匯聚各方資源,享受著得天獨厚的國家政策扶持,成為各類“城市大腦”的必爭之地,但我們卻有可能在忽略它——福建省福州市。
至少阿里、螞蟻金服、京東、騰訊、科大訊飛、滴滴、中國移動等巨頭已在此地布局,一股新鮮力量也快馬加鞭趕來。
1月28日,比特大陸與福州市簽署合作“城市大腦”備忘錄,福州市長出席,據悉雙方將在2019年展開全面合作。比特大陸董事長詹克團表示,比特大陸的愿景是為人工智能時代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算力基礎,這也是智慧城市、“城市大腦”的核心。
雷鋒網認為,比特大陸是計算芯片企業,其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方式就是提供算力基礎,采取的也是找安防監控、數據中心、超算、機器人等合作伙伴的方式。但是相比巨頭的全產業鏈布局,似乎場景有些局限。
比特大陸的入局,在外界看來,標志著2019年AI芯片與智慧城市的場景將有著深度捆綁。
但同時我們又不得不發出一個疑問:為什么各家都在瞄準福州?這個城市在智慧進程中做的怎么樣了?有無借鑒之可能?
智慧城市是福州的“一把手工程”
在我們的印象中,福州市雖貴為福建省省會,但經濟上無法與北上廣深媲美,文化上無法與南京成都等平行比較,河口盆地的地貌讓福州與其他沿海城市的繁榮水平有著一段差距。
但不得不提的是,目前的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這決定著其未來的發展潛力還是不容忽視的。
2018年4月,一場規格極高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辦,成為福州邁向世界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就是從那次開始,“新型智慧城市”有了獨立的舞臺,各類新興應用、計算架構紛紛推出,成為數字經濟的有力推手。據后來統計的數據,那次峰會涉及數字經濟相關項目超400個,總投資達3600億元,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6個,現場簽約項目29個。
圖為:此前福建省智慧城市在建名單(福州市部分)
順便說一句,“數字中國”這個詞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火遍神州大地的。
另外一點,福州市的這一屆政府屬于擁抱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的班子,一直在積極引進外界廠商的合作,雷鋒網注意到,無論是阿里城市大腦的進入還是比特大陸AI芯片的現場簽約,政府出席的官員都是市委書記和市長乃至福建省一二把手級別。
此外,福州市還專門設立福州市“數字福州”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福州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務中心,這在其他類似級別城市中并不多見。
馬云、馬化騰、劉強東為自家牌子站臺造勢
在政策的光環之下,眼下的福州在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雖然在國內國外各項智慧城市榜單之中無法看到福州的身影,但是這不意味著這一“戰略要塞”被巨頭放棄。
馬云站臺的簽約儀式
阿里是在2018年4月(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召開前夕)進入福州的,馬云親自站臺。阿里立足的場景其一是城市大腦中的交通,利用機器視覺技術自動識別交通擁堵,自動調節交通燈的通行時長;其二是工業互聯網,淘汰當地落后產能;其三是阿里云大學和福州的教育機構合作,培養AI、云計算和IoT人才;其四是螞蟻金服的移動支付,目前福州市的“無卡城市”就是這一合作的新進展。
馬化騰站臺的簽約儀式
騰訊入局福州的智慧城市,同樣也在擁擠的2018年4月,馬化騰出席了簽約儀式。據悉,那次合作被定性為“長期穩定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幾乎能用到的詞匯都用上了)。福州市政務、民生、醫療、工業制造等領域的建設,開始對接上騰訊的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智慧旅游上,游客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載體為游客提供包括旅游管家、商品/服務預訂服務;騰訊的微瓴智慧管理系統為福州數字中國永久會址提供管理服務;政務、民生、交通出行等領域接入騰訊的微信支付、乘車碼;此外騰訊覓影等技術也在福州相繼上馬。
劉強東站臺的簽約儀式
京東實際上也是在2018年4月進入福州。京東在福州部署了“一個基地、四個中心”的云計算大數據布局,建設電子商務物流中心項目,承載無人智慧倉儲、訂單結算、信息處理等功能,還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京東福建跨境電商產業基地,打造跨境線下展示交易中心(貌似很好利用福建自貿區的優勢)。此外,福州市三坊七巷鼓樓區作為當地的招牌,在2018年6月9日,被授予“信用城區”牌匾,這也意味著國內首個以信用為主題的城市街區在福州開街。這背后,有京東數科的信用畫像技術予以支持。
劉慶峰站臺的簽約儀式
科大訊飛與福州在智慧城市上的“接洽”似乎比阿里、騰訊、京東更早一些。2017年6月1日,雙方簽署了一個“1+1+2+X戰略合作框架”,簡而言之就是圍繞人工智能來合作,比如科大訊飛與福州市委市政府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機制,設立國家語委-科大訊飛聯合實驗室,建立福州-訊飛人工智能教育大數據研究中心等。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現場表示,科大訊飛福建區域總部將落戶福州。
而華為和中國電科集團在2016年提出將深圳、福州、嘉興三城確定為雙方合作的首批標桿城市,但是目前來看,華為在福州的動作似乎并不大。百度、浪潮等公司目前的觸角停留在優勢地帶(北京和濟南),對相對遙遠的福州并沒有多少布局。
“e福州”的網頁登錄版本
眼下福州被政府推崇的明星案例——“e福州”正發展迅速,有點類似數字廣東的粵省事小程序,區別在于“e福州”是一款App,是福州政務民生發展的一款主流軟件。2018年4月22日,“e福州”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首次登場,并將作為峰會觀眾的唯一入場“門票”。截至目前,“e福州”App匯聚了福州本地各類便民服務、公共服務、政務服務、社會服務等資源,累計注冊用戶數突破100萬。
BATJ等巨頭進入福州的5大原因
綜合看阿里、騰訊、京東等的打法,雷鋒網總結出以下幾個觀點:
巨頭利用自己的優勢項目先搶地盤。除了云計算大數據的通用能力,阿里優勢在交通大腦和移動支付,騰訊優勢的微信支付和騰訊覓影,京東在跨境電商物流和金融信用,科大訊飛則在語音識別等領域占據一席之地,比特大陸等公司則是從小方向切入(AI芯片),滿足政府對系統采購需求。
福州是地理優勢明顯。此前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在《阿里騰訊在海南智慧城市之爭》中做過分析,“自貿區”這個特殊的存在在未來幾年會帶動當地經濟的爆發,阿里京東重在電商物流,騰訊的支付和游戲等業務出海,均需要在福州占據有利地位,放長眼量來看,各家在下一步大棋。
當地政府班子思想前沿,與巨頭戰略思維不謀而合。一個城市的決策者一旦有了改革的意識,就會迅速推動當地產業的發展,互聯網、信息產業是最為明顯的一個環節。當然國家對福州有“率先垂范”的要求,倒逼著當地決策者積極擁抱新技術。這樣一來,大訂單就會成為巨頭的一筆不菲的收入。
跟著國策重點走,方向不會錯。
福州已發出要搞智慧城市的明確信號。2017年5月,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88個專項項目清單,初步核算總投資超1500億元。其要求是:市級部門開展系統總體功能建設,縣(市)區結合自身特點開展特色化、個性化需求功能建設,建成后與市級平臺進行數據共享交換。這個龐大系統非常“零散”,不僅采購成本不菲,還容易引起競爭格局的形成,小企業進入分羹成為可能。
如圖:2017福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項目清單(部分)
to B+to C+to G的生意,誰能笑到最后?
總體而言,目前智慧城市還處在不完全發育階段,市場是供大于求的,政府占據主動,即使是手握眾多資源的BAT,也在與政府合作的宣傳上保持一種謹慎的態度。
2019年,智慧城市會出現更多細分的主題,比如智慧城市+AI芯片、智慧城市+安防、智慧城市+金融、智慧城市+醫療等等。但這個領域不僅需要BAT這種大的互聯網企業,還需要一大批超越BAT的大公司和超級公司。
用馬云的話說“今天中國互聯網公司多如牛毛,小而美,而且充滿了活力,他們是創新的主要的生力軍,但是真正擁有核心技術的大公司實在太少”。
的確,智慧城市是個大盤子,它天生有著to B+to C+to G的強大基因,會吸引很多巨頭,但其也是個還沒有形成規則的灰色地帶,將在一場浩大運動中造就新的巨頭。
誰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