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產上鏈與流動性那天我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個說法很有意思,他說:資產最重要的是流動性,可以預料資產的流動性一定會越來越高,所以
一、資產上鏈與流動性
那天我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個說法很有意思,他說:“資產最重要的是流動性,可以預料資產的流動性一定會越來越高,所以即使從資產流動性提高的角度來看,資產上鏈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資產上鏈的大趨勢我是認可的,但是資產上鏈與流動性的關系確實值得我們好好來聊一聊。
二、資產上鏈能增加流動性嗎?
資產上鏈可以增加流動性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隨著區塊鏈的發展,未來大部分的資產都上鏈,并且有很多資產會以TOKEN的形式存在。如果大部分TOKEN基于相同的標準發行,或者伴隨跨鏈技術越來越成熟,那么資產之間的交易就和現在交易所的幣幣交易一樣方便。
當資產轉移如此方便的時候,那它的流動性肯定會很高。對于某些特定的行業,上鏈所帶來的流動性加成甚至會給資產帶來質變式的發展。
三、資產上鏈主要是為了增加流動性嗎?
但是,資產上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流動性嗎?不是!
以股票為例,股票本身的流動性已經很好,本身無需增加,而且區塊鏈的效率比中心化的效率要低,即使想增加也很困難。
所以股票交易本身不是上鏈的主戰場,可是股票交易完成之后的與銀行、登記結算機構之間的結算效率不高,區塊鏈可以大幅優化這一方面的效率,促進各系統之間的合作,所以跨系統結算這個層次是資產上鏈的主戰場。
除了股票,還有期貨、外匯所有這些原本流動性已經非常高的資產,區塊鏈對其流動性的提升都極其有限。
再比如說專利權,未來即使專利權上鏈之后,它也不可能像股票一樣被當成投資標的來頻繁交易,因為專利權是拿來用的,而不是拿來炒的。
再比如說房地產,如果未來房產證這些東西上鏈之后,它也不會被交易來交易去,一方面國家會有法規限制,另外頻繁交易的手續費也不菲。
專利權、房產證這些東西上鏈,主要目的當然不是為了獲得超高的流動性!
四、資產上鏈主要是為了什么?
資產上鏈可以解決流動性的問題,但是首要目的是解決信任的問題,尤其是解決跨公司、跨系統、跨中心的信任與合作,一旦跨公司、跨系統、跨中心的信任問題解決,資產轉移和深度操作的便利性將極大提高,獲得更大的流動性是必然的。
資產上鏈主要是用來解決信任的問題,可是什么是信任問題呢?我把這種信任分為對內的信任與對外的信任。
對于公司內部,我們從此不用把信任寄托于公司高層比如董事長、CEO的人品上,我們可以把信任寄托于智能合約和區塊鏈提供的不可篡改的確定性上。
比如說公司內部基于區塊鏈的股權管理系統,可以實現股權說鎖定幾年就能鎖定幾年,股權說每年解鎖多少就只能解鎖多少;比如說我們用的期權管理系統,說好如果在公司待滿三年,就可以轉成多少股份,那么通過基于區塊鏈管理的期權系統,到三年之后系統就必然會執行,而不會像中心化系統一樣,存在眾多的不確定性。
對于公司外部,原本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合作、系統與系統之間的合作、中心與中心之間的合作是需要大量信任的。這種信任原來要么建立在兩個公司長久的合作關系之上,要么建立在像支付寶這樣強大第三方之上,要么建立在像銀聯這種國家第三方之上。但是現在基于區塊鏈,我們可以直接與任意的對手方進行跨公司、跨系統的可信合作,合作的數量、領域、范圍都將極大的拓展。
五、結論
如果你僅僅只需要超高的流動性,那你應該去傳統的金融交易所、外匯市場,區塊鏈在交易方面的效率很難超過傳統中心化的交易所。
資產上鏈首要目的是為了建立公司內部、公司與公司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中心與中心之間的信任,有了信任之后我們對內就有了深度管理的基礎,對外就有了實時結算的基礎,再配合可編程的技術,流動性的增加只是資產上鏈之后自然而然的結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