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Waston研究中心首席區塊鏈科學家Donna Dillenberger,在鏈得得舉辦的2018 CHAINSIGHTS全球峰會上接受了鏈得得獨家專訪。采訪中Donna表
IBM Waston研究中心首席區塊鏈科學家Donna Dillenberger,在鏈得得舉辦的2018 CHAINSIGHTS全球峰會上接受了鏈得得獨家專訪。采訪中Donna表示區塊鏈技術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安全問題。
近日,IBM Waston研究中心首席區塊鏈科學家Donna Dillenberger,在美國紐約舉辦的2018 ChainDD CHAINSIGHTS全球峰會上接受了鏈得得獨家專訪。
IBM Waston研究中心首席區塊鏈科學家Donna Dillenberger
采訪中Donna表示,區塊鏈技術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安全問題。這些安全問題主要來自四個方面,包括:系統管理員的攻擊風險、未經加密處理的信息、沒有妥善管理的密鑰匙、以及區塊鏈的自我防御措施。IBM目前致力于方便公司解決實用的問題,更高效的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業務往來。
作為IBM的區塊鏈專家,Donna究竟如何看待區塊鏈在技術安全挑戰和落地應用難題?以下為鏈得得專訪實錄,經編輯翻譯整理如下:
鏈得得:區塊鏈技術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有哪些?
Donne:從區塊鏈技術本身來看是安全的。但是自從加密數字貨幣問世以來,已經有超過價值10億美元的數字貨幣資產被盜取。所以,僅僅使用區塊鏈技術,不能對安全性進行保障。舉一個例子,例如系統管理員可以訪問區塊鏈數據和應用程序,這也是為什么大量的比特幣被盜取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們需要確保來自這些可以接觸到數據和應用的系統管理程序的安全性。
其次還有很多區塊鏈、公鏈、等數據是沒有加密的,這也是另外一種盜取信息并惡意使用的方式之一。
第三點是,即使數據加密,加密秘鑰也并未收到保護。所以你需要一個可以實際保存并保護這些加密秘鑰安全的平臺,而不是將其保存在開放式內存和軟件中進行儲存,從而預防對硬件的篡改。
第四點是區塊鏈需要可以進行自我保護,防止在其他服務器上進行運作。 所以,有很多公司成立自己的云端和硬件來保護這四種攻擊,第一種是來自管理員的攻擊風險;第二是來自不加密的信息;第三是沒有妥善保管密鑰;第四是區塊鏈的自我防御。
鏈得得:大公司和創業公司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Donna:我認為大公司在區塊鏈技術上已經有了很好的布局。
首先可以從硬件入手進行保護,這些大公司已盡足夠強大可以制造自己的硬件和芯片等。就像IBM和Google這些公司,他們有自身特有的優勢。
其次,阻礙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有些技術是開源的,有些不是。開源的代碼需要更多的審查,這也是目前小公司和大公司之間的合作,每個人都可以為開源代碼做貢獻。
最后,那些提供云服務的提供區塊鏈云服務的公司。與創業公司相比,這些大公司在保護云端數據的處理上經驗豐富,也知道如何保護顧客的敏感信息。而創業公司甚至都不知道從哪里入手對這些數據進行保護。就像現在行業頭條新聞中常出現的一些大公司經常發生一些數據的問題,這就是這些創業公司經常遇到的問題,他們甚至不知道數據保護應該是放在第一要素的工作。
鏈得得:您如何看待挖礦機制的未來?
Donna:我認為這個問題是個好的提議,我們最終絕對是會摒棄挖礦這個行為的,因為這對交易沒有任何的幫助,并且浪費了大量的電力,同時效率也不高。
另一種方式是確保數據分布在其他副本上,并且通過這種方法達到同步。另外一個方式是使用認可政策(endorsement policy),通過這種方式我將錢轉給你 ,在接受的時候可以同意并認可這筆交易。
我們不需要要求鏈上所有的節點參與到這個轉賬中來,因為他們也不知道你究竟是否給我轉了這筆錢,這時候只有交易雙方是唯一的參與者,才能真正了解這筆轉賬的實際情況。所以我認為在交易中,只有參與者才能對自己交易的部分進行認可,這也是達成共識的另外一種方式。
另外一種是通過數學的方式進行公示算法,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中進行拜占庭容錯機制。我們家這這里有一支軍隊,他們擁有一座城堡,同時也有一小隊敵人。事實是這些小敵人比大規模的敵人小,所以必須協調攻擊戰略。這里面的敵軍通過相互交談的方式進行聯絡,就像現在的交易員一樣。
所以這是一個通過計算機系統解決的數學問題,你擁有這些計算機系統但是它們之間互相不信任,所以系統宕機。所以這需要一個信號告訴我們是否應該進行攻擊與否。在數學上如果可以證明有三分之二的人證明沒有進行攻擊,那么這個分布式協議將會起作用,只要遵循這個原則,就可以進行分布式的計算。
其實我更傾向于挖礦的方式,但是以一種更有效的方式去完成。
鏈得得:您能談談IBM正在構建的區塊鏈平臺以及IBM參與的其他項目嗎?
Donna:IBM致力于公司方便實用和解決的問題,可以有效的在世界范圍內解決業務問題。目前在做的一部分是食物的溯源,可以在食物供應鏈上追逐食物的來源。另一領域是區塊鏈貿易,可以幫助進出口公司更有效的將貨物運往世界各地。
還有的方面是在全球的支付領域進行區塊鏈的應用,允許日本、歐洲和其他國家的銀行向太平洋(2.930,0.24,8.92%)地區進行資金活動,而這些地區是平時金融很難接觸到的地區。
我們也正在創建自己的區塊鏈系統,幫助政府有效的進行財產和資產的轉移信息記錄和登記。同時也在和銀行進行合作,利用區塊鏈提高效率,進行貿易融資。現在跨領域的工作通常流程較為低效,某項工作的處理可能需要數周的時間,進行大量的文書工作和流程審批簽字等。如果可以通過區塊鏈的方式進行安全的應用,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
同時我們也在積極的拓展新的業務類型,例如通過區塊鏈進行塑料塑料鏈,我們和石油公司例如埃克美孚進行合作,通過清理塑料垃圾來換取“數字信用(digital credits)”。將回收塑料的人聯系起來,幫助他們獲得合理的報酬和收益。這也和政府進行合作,通過區塊鏈來幫助難民移民更快的得到工作,不必一直留在難民營中。這是我個人非常欣賞的部分,這樣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很多人。
從技術角度看,我們正在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使其變的更加安全。正如我之前說的,我們通過構建硬件系統來保護區塊鏈免受管理員的影響,并且可以隨時自動進行加密數據的保護,從而加速區塊鏈的發展。這部分的工作我們也已經納入了我們的區塊鏈云端中,以便更好的保護區塊鏈的數據安全。
鏈得得:您認為區中心化的技術比中心化技術更有效嗎?
Donna:不,中心化的數據處理系統比去中心化的方式更加高效。更高效也意味著獲得的利潤會更多,但為什么很多時候沒有運用到呢?例如我是美國銀行,你是中國銀行(3.620,0.01,0.28%)。這個時候我對你說,你不再需要擁有自己的數據庫,而我將會擁有你所有用戶的賬戶信息。你肯定是不同意的,雖然我們之間有很緊密的合作關系,但是我并不會將所有的敏感信息讓對方管理。盡管這些數據分享后建立一個公共數據庫,會讓事情變得更加高效。
同樣在國際貨物運輸中,例如這批貨物要運往法國,這時候美國說他們在計劃建立一個數據庫,里面將會有所有進入美國港口貨物的信息。但是它們肯定不會對法國人說“嘿,你知道一個數據庫比兩個數據庫更有效,我們來共用一個數據庫吧”,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同樣,美國的港口貨物數據庫也不會并到法國的系統當中。
鏈得得:您認為去大公司和創業公司將會并存嗎?
Donna:是的,我認為兩者將會共存。在商業的歷史長河中,只有少數的大公司會獲得成功。從創業的角度來看,創新速度不如大公司快,成長也面臨很多困難。但是這也是為什么這些新興公司一步一步的成長,最后在某一方面成為大公司。然后再接下來的浪潮中沒有抓住最新的機遇,又被新出現的公司所取代。所以在商業歷史中,大公司和新興公司是并存的。
對于區塊鏈來說是一樣的,這些創新公司將會帶來區塊鏈的創新革命,大公司會在一旁進行觀望,保持自身的安全。黑客入侵可能會促使建立硬件保護機制,終有一天是會到來的。盡管這是我們看不到的事情,可能在未來我們已經不再需要谷歌的搜索引擎了,或者我們現在辦公用的微軟系統,也有很多人開始使用Linux或者用手機辦公。這都是我們無法預料到的,我們在過去甚至不知道我們將會擁有智能手機。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基于AI進行的可穿戴硬件設備,也可能會有智能設備讓我們用多種語言進行交談。
鏈得得:您認為媒體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來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區塊鏈技術?
Donna:我認為ChainDD(鏈得得)正在做的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作為媒體,舉行2018 CHAINSIGHTS的活動,在現場有圓桌論壇,讓不同領域的人在一起對區塊鏈進行討論,我認為這個很重要。平時我們和技術領域的專家交流的比較多,我們認為區塊鏈只是一個數據庫技術,不是加密數字貨幣。
這也是第一次在舞臺上,與經濟學家,金融學家同臺進行區塊鏈的研究和討論。這也讓我對各個領域的專家是如何看待區塊鏈有了更好的理解。我對金融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只是簡單的理解為如果把所有的借貸信息上鏈處理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但金融領域的專家會告訴我這個很難實現的。所以通過這種交流我也可以了解更多的區塊鏈領域的知識。我認為這種形式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