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過一次大牛市之后,市場逐漸轉冷,當前日交易額約為年初時的1 6,與此同時交易所的數量不減反增。隨著數字貨幣的的發展,數字貨幣交
在經歷過一次大牛市之后,市場逐漸轉冷,當前日交易額約為年初時的1/6,與此同時交易所的數量不減反增。
隨著數字貨幣的的發展,數字貨幣交易所也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當前數字貨幣市場24h成交額約1000億元人民幣,而在上一輪牛市中最高可達一天5000億元人民幣。另一方面,數字貨幣總市值排行前30的幣種中就有三種是交易所的平臺幣,這也充分顯示出了數字貨幣交易的廣闊市場。
1 數字貨幣交易所概述
數字貨幣交易所是指為數字貨幣提供交易撮合的平臺,是數字貨幣價格確定、交易流通的主要場所,在整個區塊鏈產業鏈當中起流轉的作用。目前被非小號收錄的交易平臺有316家,其中日成交額超過1億人民幣的就有53家,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有14家。
當前數字貨幣交易所的主要盈利方式有以下幾種:
場內交易手續費
自9.4監管以來,幣幣交易逐漸成為了主流交易方式,而幣幣交易的手續費(通常為0.05%-0.2%)也就成為了交易所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場外交易手續費
由于法幣入場的真實需求長期存在,當前許多交易所仍然提供C2C或者OTC的場外交易方式,這個過程中通過手續費或者兌換差價的一部分也成為了交易所的收入。
合約/杠桿交易手續費
參與合約/杠桿交易的投資者往往需要繳納一定的手續費或者利息。
轉賬手續費
交易所提幣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而這部分手續費往往會高于轉賬成本,差價也構成了平臺的收入之一。
除了手續費以外,交易平臺還有發行平臺幣、做市賺取差價、收取上幣費等盈利方式。
2 Top20交易所匯總
鏈茶館選取了24h交易量排名前20的交易所,基本信息如下:
3 發展現狀
交易:市場回歸理性,頭部效應凸顯
在經歷過一次大牛市之后,市場逐漸轉冷,當前日交易額約為年初時的1/6,與此同時交易所的數量不減反增。但交易所的數量雖多,交易量主要仍然集中在一些頭部平臺,排名前十交易所占交易總量的56%,排名前20的交易所則占交易總量的73%。
環境:政策監管分化,出海已成主流
伴隨數字貨幣的興起而產生洗錢、非法集資、資本非法轉移、傳銷等非法行為日益嚴重,因而許多國家為了維持金融市場穩定也在不斷調整數字貨幣監管。
其中中國大陸是嚴格監管的代表央行在17年聯合七部委下達了《關于防范代幣非法融資風險的公告》,徹底禁止1CO和數字貨幣交易,目前來看并沒有放松監管的趨勢。而美國、韓國實行的是區別性監管政策,1CO定義為非法,但允許在監管下進行數字貨幣交易。馬耳他則是該弱監管的典型代表,該國已經通過新法案,確定數字貨幣交易合法,因而也被稱作“數字貨幣天堂”。
在政策分化的背景下,許多交易所紛紛選擇出海,幣安、OKEx總部均已經搬至馬耳他,火幣和ZB則分別出海至塞舌爾和薩摩亞。隨著更多國家完善監管政策,交易所出海趨勢將進一步顯現。
發展:安全形勢嚴峻,去中心化趨勢初現
安全一直以來都是數字貨幣交易領域的重大挑戰之一,包括Mt.gox、Bithumb、 Bitfinex、比特兒、P網在內的許多交易都曾遭遇大規模盜幣。除了盜幣以外,定向爆倉、老鼠倉、信息泄露等也對用戶的利益造成巨大損害。
在此背景下去中心化的理念逐漸興起,一部分交易所選擇了“治理去中心化”,逐漸將權力過渡給用戶,典型代表為Dragonex。另一類去中心化交易所主打“技術去中心化”,主張通過合約實現自動撮合,平臺不直接接觸資金以保證安全,如Whaleex、Banco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