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加密貨幣交易所玩家網突發正式停運公告。一時,某微信群內的投資者人心惶惶。然而,在受害者阿尋(化名)看來,其早在意料之中
11月1日下午,加密貨幣交易所玩家網突發“正式停運”公告。
一時,某微信群內的投資者人心惶惶。
然而,在受害者阿尋(化名)看來,其早在意料之中。
早在10月18日,阿尋向互鏈脈搏爆料,稱國內一家比特幣基金公司——馬六甲比特幣基金實際控制人陳海波攜款跑路,受害人員共計200余人,涉案金額超2000萬元。互鏈脈搏撥打馬六甲比特幣基金官網的電話,尋找陳海波的下落,電話已經無人接聽。
而陳海波的另一個身份,正是玩家網的實控人。
比特幣大漲燒旺投資欲火:年化利率高達40%
2017年7月,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大漲,燃燒了一批人的投資欲火。阿尋就在此列。
“當時數字貨幣市場挺火,我想了解一下類似于基金類的產品,”阿尋告訴互鏈脈搏,“通過百度搜索‘比特幣基金’關鍵詞,就搜到了他們。”
該基金當時名為 “陸家嘴(13.560,0.19,1.42%)比特幣基金”。阿尋通過公司官網了解到,該平臺推出多個理財產品,包括收益穩定的比特幣套利基金,收益浮動的比特幣ETF基金和ICO基金等,大多數為一年定期贖回。
和客服簡單聊了幾句后,阿尋先投資了一筆5000元的理財產品,期限三個月,固定收益年化20%。
兩個月后,阿尋又陸續投資了兩款理財產品,總額8.5萬元,期限為一年,至2018年9月1日到期,其中一個理財產品固定收益年化40%,還有一種產品的收益則依據幣市行情而浮動。
前期,由于數字貨幣接連大漲,平臺提現一切正常。從今年1月份開始,幣價持續走低,“慢慢地,有人在官方QQ群反映,提現大額時需要過幾天才到賬。”到今年3、4月份時,“(這種現象)越來越厲害了。”
阿尋告訴互鏈脈搏,今年9月1日,其在馬六甲比特幣基金平臺申請提現到期的理財產品,發現不能提現。問及客服,對方回應稱,“公司正在進行大升級,需要10月1日才能提現。”
“到期了就應該提現。為什么不給提現?”自此,阿尋嘗試通過官網公布的三個公司地址“上門”維權,卻發現“一個人都見不到”。
官方公布的其中一家公司地址(阿尋供圖)
官方公布的另一家公司地址(阿尋供圖)
“其中一個地址是假的,”阿尋向互鏈脈搏表示,“還有一個是真實地址,有辦公設備,但根本無人上班。隔壁公司員工告訴我,空人狀態已有一個多月。”
互鏈脈搏通過“陸家嘴基金維權群”了解到,受害者投資金額不一,從1萬到數十萬不等。阿尋表示,其中被困金額最大的接近千萬元。
圖:“馬六甲比特幣基金維權案”某受害者與陳海波微信聊天截圖
(圖:來源“八卦幣圈”)
微信公眾號“八卦幣圈”報道,陳海波已于10月8日攜妻女逃往海外。并在微信群回復用戶稱因為熊市,其基金很難運行,“等牛市來了再還錢。”
10月15日,馬六甲比特幣基金官網發布《延期兌付方案公告》,按照投資金額每月給付不同比例的到賬金額。如阿尋這類賬戶余額大于1萬元的用戶,分18個月兌付本金,前三個月每月兌付3%,第4-6個月兌付4%等等。在公告尾部,還附加“若公司運營狀況轉好,公司將提前兌付”。
(“馬六甲比特幣基金維權群”截圖)
截至今日(11月1日),維權群已有部分用戶收到兌付期限的第一個月的部分本金。不過,阿尋表示,其還未收到任何款項。
維修工變身比特幣基金CEO,自行發幣、自建交易所、身價數億
維權的人猜測,陳海波極有可能玩的是資金盤游戲。
阿尋告訴互鏈脈搏,陳海波同時“關聯”好幾家公司。
天眼查顯示,陳海波名下共有8家公司,包括意零(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意零金融”)、上海互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意真(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等等。
馬六甲比特幣基金正是意零金融旗下平臺。官網顯示,馬六甲累計用戶量4.3萬人次,已完成投資額近10億元。目前,該官網雖可正常打開,但互鏈脈搏記者通過嘗試不同方式體驗,發現其已停止運營。
此外,陳海波實控的玩家網,根據天眼查顯示,其成立于2017年11月,是一家專注于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的研發、應用的公司,總部位于英國博爾頓。就在今日(11月1日)下午,該公司官網也已停止運行。
“他自己發行數字代幣,上自己的玩家網交易,割了無數韭菜。”
阿尋告訴互鏈脈搏,陳海波發行了好幾個代幣,其中包括BalanceCoin(BNCN)、基金鏈等等。
如BNCN官網顯示,陳海波為BNCN全球發展協會會長,定位為區塊鏈余額寶,提供1月、3月、6月、12月定期理財產品。一定程度上,這與馬六甲比特幣基金存在一致性。
而在BNCN白皮書中,陳海波并未顯示在創始團隊中。
目前,“BNCN維權群”也已牽涉70名受害者,每位投資者因參與私募被困金額數千到數十萬元不等。
事實上,與陳海波此前的“發跡史”相比,不論是馬六甲比特幣基金維權案,還是BNCN維權,或許充其量只能算是“小菜”。
據同步財經今年3月報道,在玩家網前身(2017年10月之前)時期,陳海波主要依靠在貼吧刷帖,以及打網易星球、360云鉆、玩客幣等相關代幣的擦邊球招攬生意。
不論是玩家網的充值頁面,還是轉賬頁面,均只轉入一個名為陳海波的建行賬戶中。
2017年下半年,陳海波對玩家網進行了一番“美化”,成功“包裝”為一家總部位于英國的交易所。
隨后,陳海波利用網易星球、360云鉆等的吸納效應,先后發布玩家幣和Fchain(FCT)兩種代幣,并上線自家交易所玩家網進行交易,由此獲利頗豐,身價數億,受害者數十萬計。
值得注意的是,陳海波的幾次發幣,不僅對網站域名做了大量的隱私保護處理,也在白皮書中對自己的角色進行了很好的隱藏。
不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況到處都是印跡的互聯網。
在陳海波重重身份背后,根據同步財經調查,其在2017年前,還是以維修大疆無人機為主業。2017年后,其搖身一變,成為意零金融CEO。
最新進展:陳海波與受害者協商“清算 一次性兌付”方案
不管是比特幣基金,還是交易所,抑或發幣、上幣,陳海波顯然深諳“割韭菜”之道——通過高額利息吸納投資者,以此騙取大量金錢。
阿尋告訴互鏈脈搏,馬六甲比特幣基金維權一事已報警立案處理。
不過,“陸家嘴基金維權群”最新消息顯示,陳海波方面今晚將安排律師,與受害者協商“清算、一次性兌付”的方案。
目前維權群內仍意見不一,不少受害者擔心此方案可能會讓自己本金大打折扣。
關于案件后續進展,互鏈脈搏將持續關注。【完】
關鍵詞: 加密貨幣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