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主辦的區塊鏈政策法律研究組成立會暨《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白皮書2018年》發布會在中國信息
10月31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主辦的“區塊鏈政策法律研究組成立會暨《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白皮書2018年》發布會”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舉辦。會上,由信通院、騰訊金融科技、深圳前海聯易融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易融”)三方牽頭,組織多家單位聯合發布了《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白皮書》(1.0版)。
關于區塊鏈,信通院供應鏈金融組組長,騰訊區塊鏈業務總經理蔡弋戈對記者表示,其實區塊鏈就是個技術,首先技術是中立的,它能做好事也能做壞事。蔡弋戈認為,在行業早期階段,確實是會有一些泡沫的存在,也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出現,作為一門技術,它還是非常有潛力的。應該更多發掘和鼓勵區塊鏈技術在一些場景里的價值,通過價值來證明技術的能力是比較好的,之前的火爆、火熱往往是因為它能賺錢,更多的是一種投機行為,如果他沒有足夠的價值支撐它,泡沫的破滅就是必然的。
蔡弋戈給記者舉例,騰訊配合深圳稅局配合做區塊鏈發票的場景,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場景。傳統的發票有它不足之處,比如現在發票是沒有狀態的,也沒有降低企業財務人員報銷成本,拿了一張電子發票回去,可還得打印出來存檔,為什么要存起來,因為稅務局不知道這張發票是否報銷。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把發票變成一張“類似紙的資產”,“資產”就是你有我沒有,我有你沒有,我轉你,我就沒有了,不可能復制粘貼的。這樣是有價值的。
白皮書指出,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能確保數據可信、互認流轉、隱私保護,解決供應鏈上存在的信息孤島難題,釋放核心企業信用到整個供應鏈條的多級供應商,提升全鏈條的融資效率,降低業務成本,豐富金融機構的業務場景,從而提高整個供應鏈上資金運轉效率。
蔡弋戈表示,蔡弋戈介紹,微企鏈致力于構建全開放式的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通過賦能金融市場與小微企業,希望幫助改變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功能上,企業用戶可通過線上操作,實現資產端和資金端在微企鏈平臺的無縫對接。同時,騰訊區塊鏈技術為債權憑證拆分轉讓過提供了安全技術保障,為各參與方提供公允可信賬本。支付上,財付通提供了技術支持,實現秒級自動清分服務。
微企鏈針對供應鏈金融不同的參與主體呈現了不同的價值體現。對于小微企業,顯著降低了融資成本,秒級放款;憑證上鏈便捷,可分拆轉讓。對于核心企業,優化了賬期,改善現金流與負債表;提升供應鏈效率,加強供應鏈管理。對于金融機構,獲取了小微業務抓手,提升獲客能力;享有更多自主定價權,提升業務收益;線上操作,無需復雜流程。
目前,微企鏈已服務上鏈的核心企業71家,已建立戰略合作銀行12家,服務行業覆蓋地產、施工、能源、汽車、先進制造、醫藥等。
“平臺通過區塊鏈連通供應鏈中的各方企業和金融機構,完整真實地記錄資產(基于核心企業應付賬款)的上鏈、流通、拆分和兌付。由于區塊鏈上的數據經多方記錄確認,不可篡改、不可抵賴、可以追溯,從而實現應收賬款的拆分轉讓,并全部能夠追溯至登記上鏈的初始資產。”蔡弋戈表示。
在交易數據隱私保護上,微企鏈發揮多鏈并行優勢實現數據隔離保護。平臺根據業務邏輯設計對應的鏈和賬本,鏈與鏈之間數據完全隔離,符合各業務方風控要求。此外,系統設計可根據具體業務場景適配。
依據供應鏈金融的細分業務類別,白皮書總結了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供應鏈金融應用項目組中部分企業目前基于區塊鏈的典型解決方案與技術實現方案。其中,由騰訊與聯易融共同合作、運用騰訊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微企鏈”,成為首個入選案例。